机关党总支(组织人事处)2025年度廉政教育活动心得体会
发布时间:2025-03-27

春来伊始,万物竞发。在赣鄱大地的暖阳里,车辆驶过金黄色的原野,我随局系统廉政教育队伍走进进贤县曾湾村。这个有着“江南第一廉村”美誉的古村落,不仅用青砖黛瓦书写着六百年的沧桑,更用厚重的廉政文化为新时代的党员干部注入精神养分。漫步村中,村东古樟傲然挺立,戒石铭文字字如新,仿佛穿越时空与先贤对话,在乡村振兴的春风里感受廉政文化的蓬勃生机。

一、“望重荆蛮”宅邸学习“三让”家风

家风家训馆前,“脉溯高贤,累德累仁辉百代;事谋大道,柱家柱国搏中流”的楹联字字珠玑,“望重荆蛮”门楣墨香犹存。在馆内跟随导游了解吴氏家族历史典故,学习吴氏家族的“三让”家风(“禅让风”、“礼让风”、“谦让风”),从曾湾吴氏家族的文化源流和家风家训中感悟严谨家风、廉洁文化。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倡导大家要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强调“家风是社会风气的重要组成部分。广大家庭都要弘扬优良家风,以千千万万家庭的好家风支撑起全社会的好风气。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要带头抓好家风。”党员干部要重言传、重身教,教知识、育品德,身体力行、耳濡目染,把廉政教育、廉洁家风融入日常、知行合一,才能真正做到入脑入心。

二、三条古巷、三座牌坊照见精神传承

曾湾村目前保存了较为完整的赣派古建筑,以恭亲巷、清廉巷、夺魁巷三条古巷和“父子恩荣”、“宪台风纪”、“进士”三座门坊为代表。吴廷相、吴撝谦父子曾在明朝相继为官,掌管朝廷风纪,具有勤廉刚正、风清入骨的品行,朝廷官员为吴氏父子设立“父子恩荣”牌坊,吴氏宗亲为他们树立“宪台风纪”牌坊,万历年间,朝廷监察官员又为吴撝谦树立“进士”牌坊。“父子恩荣”牌坊内是恭亲巷,巷口有“因有家风清入骨;便无官气可沾身”的楹联。“宪台风纪”牌坊内是清廉巷,巷口有“高节古今共仰;廉声山海并传”的楹联。“进士”牌坊内是夺魁巷,巷口有“天下文章腾芳尽仗生花笔,朝中梁栋起秀皆成柱国林”的楹联。古巷内青砖黛瓦、曲径幽深,纵横阡陌间,深刻感受到清正廉洁、为国守纪的精神基因在新时代焕发新彩。古巷和牌坊背后的文化意义和精神传承令人震撼,值得我们学习和铭记。漫步其间,我逐渐懂得,廉洁不是束之高阁的教条,而是融入血脉的自觉。

三、撝谦故居中感悟为民初心

吴撝谦故居门口有“高风有石铭三送,大德传薪岂两江”的楹联,吴撝谦是曾湾村吴氏家族出身的重要清廉名士,他的生平事迹让人称颂,他的精神品质在两江之地薪火相传。走进故居内,映入眼帘的是“门开一鑑”匾额,屋内环廊悬挂的是吴撝谦先后在遂安县、南京、镇江、嘉兴、绍兴、粤西等地的为官事迹和清正廉洁、以民为本的高洁品行。吴撝谦故居展现的是吴撝谦的生平事迹,彰显的是不辞辛劳、勤政为民的精神品质,在新时代更加需要我们传承和发扬。作为一名干部,要时刻铭记廉洁是干群对话的共同语言,是拒腐防变最坚实的根基。

返程时阳光将曾湾村染成了金色,古村闪烁在田野之间,我不禁想起“莫道百姓可欺,自己也是百姓”这句话。这次廉政教育之行,让我深刻体会到:廉政建设既要雷霆万钧的反腐力度,更需要春风化雨的文化浸润。当我们在基层沃土中深扎廉洁之根,在为民服务中滋养清风正气,就能让廉政文化像曾湾古村的樟树一样,历经风雨依然枝繁叶茂,在新时代绽放出更加蓬勃的生机。


微博
微信
微信视频号
抖音
小红书

单位地址:江西省南昌市红谷滩区会展路199号红谷大厦A座11楼

联系电话:0791-83838278

海昏侯国遗址公园旅游咨询电话:0791-8308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