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渚古城遗址高质量开展世界遗产监测
发布时间:2021-03-15
2020年9月2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就我国考古最新发现及其意义为题举行第二十三次集体学习,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主持学习时强调,要努力建设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考古学,更好认识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提供坚强支撑。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精神也为文化遗产的保护管理和世界遗产监测提供了根本遵循。
良渚古城遗址是超大型的考古类土遗址,是实证中华五千多年文明史的圣地。良渚古城遗址一直得到了完整有效地保护管理,2019年7月6日,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世界遗产的良渚古城遗址,让中华五千多年文明史得到了国际的认可,让“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更好地被世人所认识,极大地弘扬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了世人的文化自信。良渚古城遗址“不仅生动述说着过去,也深刻影响着当下和未来,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提供坚强的文化支撑。
世界遗产监测是履行国际公约的重要内容,是世界遗产保护管理的关键手段,体现着国家的世界遗产保护管理水平。成为世界遗产的良渚古城遗址,以“世界的眼光,科学的精神”,更加严格地履行国际承诺,实施着“精细化、研究化、科技化、智慧化”的监测管理,努力构建“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世界遗产监测。
1
良渚古城遗址保护管理传承坚守,突显中国特色
一直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十分关心重视良渚古城遗址的保护管理工作,曾两次实地调研、多次作出批示指示,无论在浙江工作时,还是到中央工作以后,都亲自引领和推动这项工作。国家文物局、教育部(全委会)等国家有关部委悉心指导、帮助推动,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将良渚古城遗址保护和申遗列入浙江传承发展优秀传统文化行动计划加以推动支持,省主要领导多次进行调研、批示。杭州市全方位保障、全过程支撑,以高度的历史责任感和民族自豪感做好良渚古城遗址保护和申遗工作。余杭区强化主体责任、强化担当作为,全力以赴推进良渚古城遗址的保护和申遗工作。良渚古城遗址遗产地传承坚守,自觉履行遗址保护和文化传承的责任义务,始终完整真实地守护着这一中华五千多年文明史的圣地。这些举措,有力地突显了中国的制度优势,形成了中国大型土遗址监测管理的良渚模式和中国特色。
一是健全的管理机构。早在1987年,当时的余杭县为保护良渚遗址,设立了良渚文化遗址管理所,开展遗址巡查等工作,这是良渚古城遗址最早的专门保护管理机构。2001年,浙江省批准设立了专门的保护管理机构——杭州良渚遗址管理区管理委员会,开创了大遗址保护管理的“特区”模式。2017年,又设立了良渚古城遗址遗产监测管理中心,对标国际公约要求,开展专门的遗产监测管理工作。
二是充分的资金保障。良渚古城遗址保护管理的资金,来自国家、省、市、区四级财政的支持。2013年以来,余杭区实行“建新城保古城”的创新机制,将良渚新城范围内土地出让收入的10%用于反哺良渚古城遗址保护,为遗产保护管理提供了有力的资金支持。之后,遗产地又组建成立了良渚文化保护研究基金会,探索通过动员全社会的力量以基金会的形式做好良渚古城遗址的保护研究传承工作。
三是完善的法规体系。通过公布专项法规、编制专项保护管理规划,为良渚古城遗址保护管理提供有效的法规保障。除了国家层面的法律法规以外,良渚古城遗址既有完善的保护管理规划体系,也有专门的地方条例——《杭州市良渚遗址保护管理条例》。目前良渚遗址保护总体规划、保护管理条例正在启动新一轮修订。
四是有效的政策支撑。一方面2004年以来实行了遗产保护补偿机制,对保护范围内村、社区的集体经济进行补偿奖励,补偿奖励资金用于美丽乡村建设、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和社会民生事业改善。另一方面实施农户外迁鼓励政策。按照“群众自愿、政府引导、规划调控”的方式,通过“外迁安置+货币补偿”的方式,鼓励遗产区缓冲区内的农户逐步有序地向外搬迁。
五是统筹的协调融合。强化顶层设计,通过完善监测管理制度、监测预警机制,做到多部门“数据共享、快速联动、及时处理”,形成常态高效的数据采集、预警响应处置工作状态;注重统筹协调,通过遗产管理机构内各部门和省、市、区,甚至国家相关部委(如考古部门、文物行政管理部门、文化旅游管理部门、建设部门、环保部门、林水部门等)的共同协同,实现了良渚古城遗址的考古、保护、研究、建设管控、旅游管理、社会发展、自然环境、安全管理、遗产教育等数据共享、信息化运行。遗产监测、保护、管理逐步有效融合,遗产监测管理的统筹成效日益显现。
六是系统的价值阐释。坚持“保护第一、最小干预”的理念,统筹好专业化和大众化的两个维度,以遗址保护为前提、以遗产价值为核心、以考古成果为依据、以考古与保护为特色、以技术与方法创新为途径,构建起良渚古城遗址“现场+场馆”的综合阐释与展示体系,讲好良渚五千年文明故事。
七是广泛的遗产教育。目前良渚古城遗址已形成立体化、多元化的价值传播和宣传体系。在学校教育中推动良渚古城遗址整篇入选全国统编《中国历史》教科书,在社会教育中成立良渚文化志愿服务总队,广泛开展良渚文化进机关、进社区等文化宣传活动。在良渚古城遗址公园内设立面向高层社会群体的良渚国际研学中心和面向青少年学生群体的良渚文明探索营地,共同构建全方位的研学平台、教育基地。特别是杭州市将每年的7月6日设立为“杭州良渚日”,通过有仪式感、有文化热度的良渚文化周系列活动,持续扩大良渚古城遗址的知名度美誉度。
八是显著的可持续发展。经过多年的实践,保护良渚古城遗址、传承良渚文明,已经成为遗产地百姓的自觉意识和自发行为;而遗址保护成果也给遗产地群众带来了明显的环境改善和生活品质的提升,推动了遗产地周边新型城镇建设,真正实现了良性循环。良渚古城遗址正在走出一条遗产保护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新路子,持续推进大遗址保护利用典范和文旅融合发展样板建设。
2
良渚古城遗址监测保护科学严谨,突显中国风格
良渚古城遗址属超大型和超复杂型潮湿环境考古土遗址,其巨大规模和复杂程度全球罕见。遗产区和缓冲区共114平方公里,范围大,遗存要素多,处于经济社会高度发展的中国东部杭州市余杭区城,各种情况复杂、保护难度大。中国各级党委、政府、部门和良渚古城遗址遗产地始终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保护文物也是政绩”的要求,以世界眼光、科学精神、敬畏态度,探索实践既符合国际规则、又彰显良渚特色的监测保护路子,扎实推进良渚古城遗址的积极保护、整体保护、科学保护,突显了中国风格。
一是全面的监测管控。落实落地保护管理专项规划,对遗产区土地利用、人口规模、产业发展等实行全域规划管控。积极外迁占压遗址本体、危及遗存安全、影响遗产风貌的建筑物构筑物,优化区域交通条件,减少过境交通对遗址的负面影响。通过对遗址本体、遗产整体格局和环境风貌等的全面有效保护,保证了遗址的真实性、完整性。
二是完善的保护体系。强化日常巡查,实施保护区分片巡查监测制度,开展全员巡查、建设项目分组包干全覆盖巡查、新老传帮带巡查,严防违法违规违章行为。严格考古前置,妥善处理遗产保护和民生发展的关系,依规做好保护区内农户建房、项目建设的文物考古前置审核和批后监管;落实落地外迁鼓励补偿等制度措施。加强科技赋能,推进遗产保护领域的“机器换人”,建设文保线上巡查、无人机巡查监管、全天候视频监控等智能系统,构建“上下一体、全域覆盖、智慧响应”的立体化、全覆盖防控体系。提升联动保护,把遗产保护的末端管理、属地作用摆在重要位置,依托镇街社会治理大联动工作机制,积极引导属地力量和公安、城管、文旅等部门力量参与到良渚古城遗址的保护管理工作,实施共同培训、定期例会、联合执法等举措,有效推进安防协调、监督检查和巡查防控等工作,强化力量整合、队伍融合,构建良渚古城遗址全域参与“大保护”、部门联动大协同的预防执法机制体系。
三是深入的价值研究。做实做强遗产价值研究,关切田野考古、跨学科研究,深化合作交流。与考古所密切合作,积极参与到良渚古城遗址考古发掘计划制定、任务实施、成果转化的全链条、全过程工作中。与知名高校、学术机构合作,持续开展良渚古城遗址价值研究课题,为遗产监测保护、阐释展示、研学教育、文旅融合、可持续发展提供学术支撑。
四是研究性的专项监测。潮湿环境土遗址保护展示是国际难题,土遗址监测在世界范围内尚无可参照的标准与范例,良渚古城遗址依托自身超大型潮湿环境土遗址监测工作,以地质学、岩土工程学、生态学、微生物学、土壤生态学、智能技术、信息技术、大数据分析等多学科研究方法与思路,开展多学科研究性监测课题和项目,搭建“潮湿环境土遗址监测保护研究基地”平台,联合国内外权威学术机构、知名高校持续推进潮湿环境土遗址保护专项监测,为良渚古城遗址和潮湿环境土遗址的有效监测预警和保护难题提供数据、技术和研究成果支撑。已与南开大学生命科学院合作开展《良渚古城遗址生态环境的调查研究》,鉴定典型微生物病害菌种和群落组成、典型植被及土壤类型,并做关联分析,为土遗址保护提供科研依据。在国际权威期刊《Frontiers in Microbiology》(《微生物前沿》)上发表了《良渚土遗址的微生物群落分析和保护材料研究》成果;与浙江大学合作《良渚土遗址本体劣化效应的无损监测技术和算法开发研究》省级文保科技课题,利用大数据分析方法获得老虎岭遗址环境因素和遗址本体的初次相关性定量系数、遗址区域地表三维数据建模、三维地质建模、本体基本特性、基于视觉感知的遗址本体变形破坏监测技术、多种情况下边坡稳定性分析和监测数据相关性分析。
3
良渚古城遗址监测管理精细智慧,突显中国气派
良渚古城遗址包括“良渚古城+瑶山遗址+外围11条水坝”共114平方公里,其中遗产区面积14.33平方公里,缓冲区面积99.8平方公里。遗产区分为四个片区,分别为0.66平方公里的瑶山遗址区、1.36平方公里的谷口高坝区、3.49平方公里的平原低坝—山前长堤区、8.81平方公里的良渚古城城址区。在中国各级党委、政府、部门和遗产地长期努力下,良渚古城遗址的保护管理一直持续有力开展,遗产的真实性和完整性始终得到了有力保存。为了更好地履行国际公约,以更高的标准对标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管理要求,良渚古城遗址高起点建设了遗产监测预警系统,对良渚古城遗址实施着“精细化”的日常监测和“研究化”的专项监测;研究开展监测数据及实时监测的可视化、监测数据分析和预警的智慧化、遥感影像和航空激光点云扫描对超大型土遗址的监测保护应用、监测数据的分析及对遗产保护管理的应用等;借鉴城市大脑治理理念,以监测预警系统为底座创新搭建了良渚古城遗址遗产大脑。高起点、高标准的系统建设,精细化、数字化、智慧化的监测管理,突显了中国气派。
一是高起点建设运行监测预警系统。
良渚古城遗址遗产监测预警系统是一个经过五年的研究、集中国已有世界遗产监测经验之大成的更先进、更集成的体系;是以GIS地理信息系统、GPS卫星定位系统、RS遥感系统“3S”技术为依托,利用物联、互联技术,创新多种手段与形式,专门为良渚古城遗址量身定制的大型考古土遗址类遗产特色管理平台;实现了集地理数据、监测数据、业务数据的数据库建设,实时动态采集、记录、分析、评估遗产监测、保护、管理数据,共享遗产档案系统数据,自动对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监测预警总平台,为大遗址综合保护管理提供数据支撑和研究基础。主要成效体现在:
(一)全域全覆盖的监测范围。包含16大类167项监测指标体系,3大类32项基础数据,以及良渚古城自身特色的8项监测指标,包括管理制度、界桩监测、游客量监测、考古发掘、本体及环境干预措施影响、土壤墒情、建设控制遥感影像专项监测、考古发掘出土文物。监测范围涵盖了全部遗产区划范围和遗产要素。实现了与中国世界文化遗产监测预警总平台的实时对接。
(二)立体多维度的监测手段。根据良渚古城遗址超大型和超复杂型考古土遗址的保护管理需求,良渚古城遗址因地制宜采用了地理信息系统、卫星定位系统、遥感影像、激光扫描、航空摄影、红外摄影、区域气象站、土壤和水位水质传感、人工巡查(监测云)、微生物定期调查等水、陆、空立体多维度的监测手段,为良渚古城遗址的科学保护和有效管理提供坚实支撑。
1.实施信息化的日常巡查。
通过网格化管理+监测云设备,开展与监测预警系统互联的规范、有序的人工日常巡查,巡查对象涵盖所有遗产要素、遗产环境,及时发现和记录遗产本体和环境保存异常状况,及时防范、控制或消除各种潜在或已存在风险;
2.实施针对超大型土遗址特点的形态格局监测。
采用遥感影像+航空摄影+激光点云扫描+相机定点拍照的立体方式,重点监测遗址四大片区内重要的空间关系、天际线、景观视廊、过滤地表覆盖后的遗址本体,评估遗产价值的影响变化;
3.实施支持土遗址保护研究决策的本体病害与自然环境监测。
采用视频+红外成像+传感器+微环境的综合方式,重点监测保存情况较差或病害威胁较大的土遗址本体变化情况,再加水位水质、降雨量、区域空气温湿度、局部土壤含水率和温度等时时监测和微生物病害定时监测等,及时掌握本体病害与自然环境的现状,持续分析研究土遗址劣变肌理趋势,研究土遗址劣变自动识别和自动监测预警技术,为潮湿环境土遗址保护监测提供数据支持;
4.实施针对大型土遗址公园特点的旅游与游客管理监测。
建设遗址公园智慧旅游系统,实时共享瞬时游客量、旅客分布状况、日游客量、游客行为、游客来源、交通及停车状况等,持续统计分析遗址公园旅游和游客状况,有效实现土遗址的保护和价值传播;
5.实施针对超大型土遗址特点的建设控制监测。
采用遥感卫星影像+倾斜航空摄影+人工巡查的天空地一体化方式,重点监测遗产区和缓冲区内的新建项目的建设情况、地表覆盖物的变化情况,提早发现和时时管控涉建问题,及时解决与处理,减少城市建设和经济发展给遗址保护带来的负面影响;
6.实施推进可持续发展的社会环境影响监测。
通过遗产区缓冲区内业态、住户、人口、GDP、土地性质、年龄等变化情况的持续监测,推进遗产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7.实施推进遗产价值研究的考古发掘监测。
建立历年考古发掘资料数据库,持续监测正在开展考古的场地,为确定遗产本体、研究遗产价值提供重要资料。
三是互联互转换的监测和档案数据。良渚古城遗址保护管理工作历史悠久,遗产档案丰富。从1936年至今,已整理更新涉及遗产考古、文物藏品、遗产研究、阐释展示、保护称号、法律法规、遗产管理、工程建设、遗产监测、特种载体、图书资料、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记录档案等12个类别1143卷,15157余件,并全部电子化。监测预警系统可实现监测数据与档案系统定时互联,使档案数据转换成监测系统基础数据,监测数据及时更新成档案电子数据。
四是科学完善的预警处置流程。区级层面建立工作协调机制,管理机构层面建立分工协作方式,监测数据自动生成预警、发布预警、跟踪预警处置和结束预警,调动遗产管理相关的各机构及各类数据资源,形成科学完善的预警处置流程。这是对超大型遗址管理、多部门协作运行及预警处置等模式的有效探索和实践,为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管理、监测提供了一套可借鉴、具体可操作的范例。
五是创新参与的公众监测。遗产的可持续保护监测需要全社会的共识和参与,良渚古城遗址积极宣传展示遗产监测的意义和成果,组织遗产地群众走进世界遗产监测体验活动,开展世界遗产监测“家庭医生”网上直播活动,上线公众版本的监测小程序“i良渚古城”。这些活动,创新了公众参与渠道,让公众共同参与遗产监测,共同检验遗产监测成效,增强公众的文化认同感和自豪感,增强全社会保护世界遗产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形成了集传播遗产价值、服务公众、发挥公众监测力量三位一体的新型公众参与方式。
二是大数据集成构建智能“遗产大脑”。
良渚古城遗址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世界文化遗产时的系列重要指示精神,借鉴政府数字化转型、城市数字化治理的创新理念和成果,创造性地将监测预警系统提升构建成智能数字“遗产大脑”,用数字赋能遗产保护管理。一是根据土遗址保护管理需求优化梳理监测数据与监测指标,二是沟通相关部门系统互联、数据共享采集遗产数据,三是实现遗产数据可视化。以几何图形、图表或其他直观形象方式,生成各项遗产“指数”,架构了“一屏展示、一屏分析、一屏联动、一屏闭环、一屏透视”的面向管理层的数字驾驶舱,开发了面向用户层的“乘客端”——i良渚古城小程序,形成“两端一平台”的良渚古城遗址“遗产大脑”。
良渚古城遗址遗产大脑既借鉴了“城市大脑”的逻辑构架又结合了自身文化遗产保护特点,运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前沿科技构建了平台型人工智能中枢,旨在从文化遗产管理者角度出发,从更高的层面、更宽的视野全面开展世界遗产监测管理。通过将散落在各部门间数据即时汇聚,形成海量遗产数据资源,通过数字驾驶舱围绕良渚古城遗址的日常巡查、形态格局、本体病害、自然环境、考古发掘、建设控制、保护工程以及经济社会等指标数据,实现对整个良渚古城遗址保护管理全局实时分析决策,智慧化提升良渚古城遗址的监测管理水平。
站在更高的起点,面对更高的要求、更高的期待,良渚古城遗址努力持续探索实现“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世界文化遗产监测,打造文化遗址保护的世界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