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文物局召开新闻发布会 解读《关于加强文物保护利用改革的若干意见》
发布时间:2018-10-12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加强文物保护利用改革的若干意见》,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10月9日,国家文物局在京召开新闻发布会,国家文物局党组书记、局长刘玉珠,国家文物局党组副书记、副局长顾玉才出席,介绍《关于加强文物保护利用改革的若干意见》相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国家文物局政策法规司司长陆琼主持新闻发布会。

陆琼:今天发布会的主要内容是《关于加强文物保护利用改革的若干意见》政策文件的解读。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文物保护利用改革的若干意见》,为方便大家了解这方面的有关情况,今天国家文物局党组书记、局长刘玉珠,国家文物局党组副书记、副局长顾玉才出席发布会,向大家解读中央文件,并回答大家提出的问题。

首先请刘玉珠局长介绍相关情况。

刘玉珠:昨天下午,新华社全文公布了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文物保护利用改革的若干意见》,昨天晚上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播发新闻,今天《人民日报》全文刊发。7月6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三次会议,审议通过了这一重要文件。《关于加强文物保护利用改革的若干意见》的正式公布,对于全国文物行业,对于地方党委和政府,都是翘首以盼的一件大事。这个文件是全面加强新时代文物保护利用改革的纲领性文件,是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的重要体现。我现在向大家作一个简要介绍。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文物工作,党的十八大以来对文物保护利用累计作出重要指示批示60多次,出席文物领域重要活动20多场,考察文物博物馆单位30多家,一些重要的外事活动也安排在文博单位。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要求,为新时代文物事业把方向、谋大局、促改革,这在党和国家的历史上前所未有。习近平总书记明确强调,中华文明延续着我们国家和民族的精神血脉,既需要薪火相传、代代守护,也需要与时俱进、推陈出新;中国各类博物馆不仅是中国历史的保存者和记录者,也是当代中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的见证者和参与者,要让博物馆的丰富馆藏都活起来;要从党的光辉历史中汲取奋进的力量,传承好红色基因;树立保护文物也是政绩的科学理念, 统筹好文物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努力走出一条符合国情的文物保护利用之路。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要求,加强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让中华文化展现出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

我国是拥有5000多年历史的世界文明古国,文物规模和博物馆总量位居世界前列,是名副其实的文物资源大国。据普查统计,我国现有不可移动文物76.7万处、国有可移动文物1.08亿件/套,以及数量众多的民间文物,全国博物馆有5000余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切实加强文物保护利用改革,充分发挥文物资源价值作用,对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对于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提高国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对于坚定文化自信、扩大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具有重要意义。

《关于加强文物保护利用改革的若干意见》,是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关键举措,也是中央直接部署、各方鼎力协作的重要成果(38个中央部门齐心协力、共同努力、相互支持),更是指导新时代文物保护利用改革的重要遵循。这个中央文件,核心是聚焦文物工作的重点难点和改革发展问题,加强顶层设计、制度创新和精准管理,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推动文物工作更好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不断推进文物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努力走出一条符合国情的文物保护利用之路。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份专门针对文物保护利用改革并以中办、国办名义印发的中央政策文件,也是党中央、国务院在今年7月《关于实施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工程(2018—2022年)的意见》的基础上,送给全国文物行业的又一份政策大礼包,充分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文物工作的亲切关怀和深情厚望,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文物工作的有力领导,充分体现了我们党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关于加强文物保护利用改革的若干意见》是中央全面部署新时代文物保护利用的指导性文件,是切实做好新时代文物工作的总抓手。中央文件的实施已具备较好的工作基础,全社会对保护文物重要性的共识已初步形成,各地区、各部门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对文物工作的重视程度不断提升,文物领域行政审批改革和各地区文物保护利用创新实践也积累了不少好做法、好经验。下一步,全国文物系统要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自觉主动在深化文物保护利用改革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决贯彻落实中央重大决策部署,以新气象、新担当、新作为扎实推进文物事业改革发展。

新华社记者:近年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关注让文物活起来,地方非常积极,社会也充满了期待,请问如何进一步促进文物的合理利用?

顾玉才:这些年文物部门在做好文物保护工作的同时,加大了文物利用工作的力度,这是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让文物活起来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的举措。近年来,文物部门围绕更好地让文物活起来,在博物馆免费开放和青少年教育、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建设、文博创意产品开发、中外人文交流等方面下了很大功夫,开展了不少创新实践,也积累了一些可复制可推广的成功经验。

《关于加强文物保护利用改革的若干意见》既强调文物保护,也注重文物合理利用。要做好文物合理利用这篇大文章,不仅要在政策、机制上有所突破,而且要在管理、实践中有所创新。下一步,国家文物局将在四个方面加大力度、做好工作,推动解决一些文物领域长期没能解决或者不易解决的难题。

一是实施中华文物全媒体传播计划,广泛传播文物蕴含的文化精髓和时代价值,更好诠释中国精神、中国价值,汇聚中国力量。这方面已经有了很好的尝试和努力,如与中央电视台合作的《如果国宝会说话》《国家宝藏》产生很好的效果。下一步我们将继续与媒体合作,释放更多文物资源,共同努力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二是落实落细社会参与的相关改革举措和配套政策,探索社会力量参与国有不可移动文物利用的方式和管理模式,同时鼓励支持各地对文物合理利用进行差别化探索与实践,释放社会参与文物保护利用的新潜力新动能。

三是着力推进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工程。中办、国办印发了《关于实施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工程(2018—2022年)的意见》,国家文物局会重点推动革命文物集中连片保护与利用。革命文物集中连片区域多为贫困地区,各级政府尤其是中央政府将加大保护利用投入,借鉴赣南地区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的好的做法和成功经验,通过革命文物保护利用,促进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助力革命老区打赢脱贫攻坚战。

四是着力增强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开展文物外展精品工程,打造文物外交品牌;依托国家海外文化阵地和国外文物机构,搭建多层次、机制性的文物交流合作平台,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 (下转2版)

人民政协报记者:请介绍一下这个文件的突出亮点是什么?今后文物保护利用改革重点工作又有哪些?

刘玉珠:《关于加强文物保护利用改革的若干意见》明确了新时代文物事业改革发展的总体要求,包括主要任务、政策举措和实施保障,是中央对全面深化文物保护利用改革作出的整体部署。我认为,这个中央文件的突出亮点,就是把新时代文物工作、文物保护利用改革放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中来谋划,放在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需要中来推进,既是大势使然,也是使命所在。

《关于加强文物保护利用改革的若干意见》内容多、亮点多、政策突破多,工作抓手也多,是对文物保护利用改革的全方位制度性供给,也体现了文物事业改革发展的整体性和系统性。文物保护利用改革,我觉得可以概括为突出“四个重点”,强化“四项支撑”。

突出“四个重点”:一是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创新文物价值的挖掘阐释和认知传播方式,要在构建中华文明标识体系、革命精神谱系和文物价值传播体系方面取得新进展;二是健全文物保护机制,坚守文物安全底线,要在文物资源资产管理、土地储备考古前置、国家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建设、国家文物督察制度等方面实现突破;三是坚持文物保护利用并重,大力推进文物合理利用,推动文物工作融入现代社会、融入生产生活,要在激发博物馆活力、鼓励社会参与、促进文物市场活跃有序发展、引导民间收藏文物保护利用等方面大胆探索,开辟新路;四是深化“一带一路”文物交流合作,要在援外文物保护工程、联合考古项目和文物外展上打造中国品牌,形成中国方案,增强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这“四个突破”应该说都是我们多年来文博人一直想做的事情,这次实现了文博人共同的心愿。

强化“四项支撑”,就是加强科技支撑,创新人才机制,加强队伍建设,完善投入机制,不断夯实文物保护利用改革的保障机制,不断推进文物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文件所提到的16项主要任务,每一项都包含很多内容。顶层设计有了,接下来就要靠具体的细化政策,这需要国家文物局和中央有关部委的共同努力,把任务分解开、落实好。顶层设计做好了,还有一个重点,那就是落实到“最后一公里”问题,“最后一公里”需要明确重点任务、重点工程、重点项目和重点工作,需要上下一起努力,而且需要几年的时间才能把这个文件所有的精神落地、落细。这个文件出来了,是文物工作的一大喜讯,但是,我们下面要做的工作比出台这个文件还要艰巨,还需要汇集各方面的力量和智慧,同时还要各地党委和政府,尤其是我们全国文物系统的广大干部职工真抓实干、敢于担当,这样才能把文件精神体现出来。

中国日报记者:巴西国家博物馆火灾给全世界博物馆界带来很大的震撼和阵痛,刚才刘局长也提到文物安全是这个文件中很重要一块。您说到顶层制度设计之后会有更具体的措施,那么在今后的工作中,为了确保文物安全,文博单位消防安全包括安保方面有哪些具体的常态化政策?

刘玉珠:借此机会我再次强调文物安全工作的重要性。我们说文物安全是底线、是红线、是生命线,因为它是文物工作的基础。巴西国家博物馆火灾损失惨重,令人惋惜,应该说是无法弥补的损失。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文物安全工作,针对巴西国家博物馆火灾事件,中央领导都作了很有针对性的批示。

为了解决文物安全特别是消防安全问题,落实好习近平总书记等中央领导同志的批示精神,9月初,应急管理部、文化和旅游部、国家文物局共同召开了博物馆和文物建筑消防安全大检查工作电视电话会议,随后我们又出台了比较细的工作方案。国庆节前,中央三个部门完成了31个省份的第一轮博物馆和文物建筑消防安全大检查工作督查行动。我们与公安部联合开展的为期6个月的打击文物犯罪专项行动,也取得了重要成果。昨天文化和旅游部党组听取了国家文物局关于前期围绕文物安全工作的检查情况汇报,提出了下一步国家文物局在文物安全方面所要抓的工作重点。《关于加强文物保护利用改革的若干意见》和去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文物安全工作的实施意见》,聚焦当前文物安全方面存在的几个重点,比如说法人违法问题、盗窃盗掘问题、火灾事故,这是文物安全方面集中的三大风险。针对一些突出问题开展了专项行动,比如我们和公安部开展为期6个月的打击文物犯罪,主要是针对盗窃盗掘。公安部发了三批文物犯罪A级通缉令,在公安干警努力下,现在已经破获了27起。更重要的是制度性的、常态性的监管。除了《关于加强文物保护利用改革的若干意见》以外,关于文物安全方面,国办也发了文,我们和公安部等相关部委也发了文,国家文物局就这方面也有一些具体的管理措施,坚持专项行动和常态管理相结合,坚决打赢文物安全消防防范攻坚战。

继续开展文物安全隐患的排查整治,集中整治一批文物安全隐患,坚决预防和遏制文物安全事件的发生。《关于加强文物保护利用改革的若干意见》和我们已经开展的文物安全平安工程,全面强化了文物安全防范措施,确保文物安全责任主体逐级落实,严格追责。在各省,特别是文物大省、文物安全事故频发的省,省政府与地方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签订了责任书,把安全工作落到实处。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记者:文物保护任务相当繁重,随着文物领域改革任务逐步推进,下一步文物系统如何克服人少事多的现实矛盾,贯彻落实好《关于加强文物保护利用改革的若干意见》?

刘玉珠:近年来,文物登记的总量在大幅度增长。对文物部门来讲,管理的难度越来越大,挑战也越来越大,这就需要一方面要加强机构编制的建设,要充实相关人员。这次《关于加强文物保护利用改革的若干意见》中也专门提出了这方面的要求,除了充实国家文物行政主管部门力量以外,对于各级地方机构编制队伍也提出了这个要求。没有人、没有机构,就能把工作做好,是不现实的。

第二方面,现有力量也有能力的提升和担当的问题。全国文物系统各个方面的人员加在一起不足15万,要管理地上、地下,还有300万平方公里的海域,靠现有这样规模的队伍是难以完成的。现有文博队伍的能力和素质要适应文物工作新的形势,也需要能力提升,责任心和使命感也要相应提升。

第三方面,重点还是依靠各地党委政府和社会力量。《关于加强文物保护利用改革的若干意见》和国务院前两年印发的文件,都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到文物保护当中来。现在各地的志愿者很多,对文物工作包括对我们的监督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下一步我们还是要鼓励志愿者等社会各方面力量参与到文物事业当中来。

最后,我们还要借助于科技的力量。现在对田野文物的监管,尤其是在高山、高寒等人工难以抵达的地区,我们越来越多地利用了科技手段。国家文物局也在有关部委的支持下,有效运用科学技术力量作为文物工作的手段,效果还是很好的。 

 (来源:国家文物局;王征整理)

微博
微信
微信视频号
抖音
小红书

单位地址:江西省南昌市红谷滩区会展路199号红谷大厦A座11楼

联系电话:0791-83838278

海昏侯国遗址公园旅游咨询电话:0791-8308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