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将最美的藏羌织绣展示给全世界 ——访藏羌织绣大师杨华珍
发布时间:2017-08-18

杨华珍

杨华珍藏羌织绣藏寨(松岗群碉)

 

  立秋刚过,北京还是暑热难耐。前门大街上,暑期旅行团队来来往往,熙熙攘攘。闹中有静,一家艺术中心格外引人注意。门口还有两位来自西藏的僧人,虔诚安静地拿着针绣着唐卡。“蜀地藏羌,钟灵毓秀——杨华珍作品展”正在这家艺术中心展出。

  杨华珍,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藏族编织、挑花刺绣工艺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四川省工艺美术大师,联合国教科文民间艺术国际组织(IOV中国)会员,阿坝州藏族传统编织、挑花刺绣协会会长。这么多耀目的头衔。在采访杨华珍之前,记者脑中曾经浮现出“杨大师”的形象——穿着考究、气派十足——然而现实却和记者开了一个大大的玩笑:穿着洗白了的藏蓝色布衫,白色的棉布裤,朴素得不能再朴素的杨华珍,竟“蹦蹦跳跳”地出现在记者的面前!“记者同志,不好意思,我来晚了!”

  纯朴,纯真,谦和,温暖,如妈妈般的和蔼慈祥,这就是杨华珍给记者的第一印象。

  她身上有着少数民族的热情和活泼,见到记者非常亲热,很自然地挽着我的胳膊,开始如数家珍地介绍起自己这些得意的作品,一点也看不出这是一位已到耳顺之年的长者。

世界青年眼中的“最美中国手工艺”

  藏羌织绣,是“藏族编织、挑花刺绣”和“羌绣”的合称,二者均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藏羌织绣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新石器时代就已经发端。工艺大致可以分为编织和挑花刺绣两个大类,主要以毛、麻、棉和桑蚕丝为原材料进行制作,是千百年来藏族、羌族为适应当地特殊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充分利用当地资源,在不断创新和融合的基础上形成的,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和鲜明的地域特色。

  “这件作品叫《十二月花》,同样的图案,我创作了两个作品,一个是彩色的,一个是素色的。”说到这里,杨华珍露出了孩童般天真的笑容。“其实这件作品灵感来自于老阿妈经常穿的围裙!在我们老家,围裙胸部都会绣上花的图案,每种花都代表了一个月份,我就想,能不能把象征12个月的花都绣在一起,《十二月花》就这样诞生了。”

  《十二月花》素色长卷运用羌族独有的素色游花刺绣纹饰进行创作,主要以春牡丹、夏荷花、秋菊花、冬梅花等四季花,代表春夏秋冬,象征安泰吉祥。每一朵团花都赋予着羌族吉祥文化中不同的内涵,表达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祝福。这件作品运用羌族地区茂县中部延伸至北部地区常用的一种名为游花的针法,又称锁绣和勾绣。此种针法极为古老,我国商代至汉代主要运用此种针法对服饰进行装饰与加固,现今羌族仍在传承此针法。而《十二月花》彩色版则采用扎绣的针法,应用色彩斑斓的丝线,通过扎绣针法将多彩的羌山四季呈现于长卷之上。长卷色泽亮丽,既具有古朴神韵,又洋溢时代风采。

  “记者妹子,你看,这就是在我们老家经常跳的锅庄舞,儿时的记忆一直深深地刻印在我的脑海中,我先把这样的场景画出来,然后再绣。”《丰收舞》是一幅以扎绣针法创作的作品。每逢丰收时节,十里八乡的嘉绒藏族穿着盛装汇聚在一起,跳起马奈锅庄庆祝收获并祈祷来年五谷丰登。马奈锅庄是嘉绒锅庄的精髓,场面宏大,是古东女国的宫廷舞蹈,具有鲜明的藏族礼仪舞风格,也是中国圈舞的活化石。

  “《松岗群碉》这幅作品是根据我的摄影作品创作出来的。这也是我的家乡,很美。”杨华珍通过扎绣、乱针绣等技法,把位于四川省阿坝马尔康县松岗和直波村的藏寨生动地展现出来。

  《天地吉祥》采用架绣针法,以麻布作底,用针将素色棉线挑制在底布上,形成古朴雅致的图案。构图包括团花、簇花、角花、带花等,表现手法抽象简练。长卷图案构思精巧,具有浓郁的羌族地方特色,被誉为“无声的情书,立体的史诗”。长卷中无论是各色人物,还是花鸟虫鱼,乃至山水田林都凝聚了羌人对生活的美好祝愿。

  杨华珍除了对羌绣、嘉绒藏族编织、挑花刺绣的技艺进行了整理外,同时还将盘金绣、扎绣等技艺进行发扬,充分运用于藏族唐卡画的绣制。“我从收集的唐卡和绣品中寻找灵感,创作了盘金绣唐卡,它风格典雅,有一种独特的神秘感,是我很喜欢的一次创新。”杨华珍绣唐卡的工艺就是盘金绣,绣图的金丝线都是银匠拉的。她还借用了汉族的三角针法和乱针绣技法,将阿坝地区的美丽山水,草原、山寨的人文风情表现得更加生动鲜活。

  杨华珍的作品获奖无数。如早期创作的《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荣获中国·成都第三届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金奖,《天地吉祥》荣获2011年中国刺绣艺术精品展“中丝园杯”金奖。2010年10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民间艺术国际组织在南京举办的第二届世界青年大会上,杨华珍荣获世界青年大会特别荣誉奖、最佳文化传承大奖、世界青年眼中的“最美中国手工艺”大奖,使藏羌织绣在世界青年心中留下了深刻、美好的印象。

云朵上的民族  挑花刺绣的天堂

  羌族大多聚居于高山或半山地带,男女包头帕,身穿棉布或锦缎长衫,脚穿云云鞋,他们称自己为“尔玛”或“尔咩”,意为“云朵上的民族”。杨华珍爸爸是藏族人,妈妈是羌族人,她出生于四川省阿坝州小金县。这里随处可见碉楼寨房、佛塔经幡交相辉映,藏族锅庄粗犷豪迈,民谣狮舞荡气回肠。两个古老的民族在这巍巍大山里共同创造了神秘的藏羌文化。

  藏羌织绣技艺在这块土地上代代相传,外婆传给妈妈,妈妈再传给女儿。

  杨华珍六岁的时候完成了她人生中的第一件作品,一个布娃娃。“爸爸带我去城里的朋友家,他家小女儿有个布娃娃,我好喜欢,回家之后我梦见了这个布娃娃,我就想着自己做一个,那是我第一次用针。”杨华珍回忆道。杨华珍剪了妈妈的一块布,那时候,布是相当珍贵的,她按照自己的想法做了一个布娃娃。从此,这个布娃娃就和她形影不离,上学的时候也放在自己的书包里。

  杨华珍家里有八个孩子,上面四个哥哥,下面三个弟弟,只有杨华珍一个女儿。爸爸并没有偏疼她,让她去放羊,放猪。家里穷,没有鞋穿,每天晚上杨华珍上床第一件事就是挑去扎进脚上的刺。“我就想干脆给自己做一双鞋吧!”杨华珍还就真的给自己做了一双鞋,虽然歪歪扭扭但是却受到了乡里大人们的鼓励。“我觉得大人的鼓励对小孩子来说很重要,当年乡里的阿妈们看到我做的鞋都夸我,说‘这个娃娃太可爱了,自己做了一双鞋。头双怪,二双卖,三双四双单着卖,小家伙继续努力啊’,她们的鼓励给了我很大的动力。”从此杨华珍一发不可收。她创作的绣品在图案上既遵循古法又有新的创造,很多姐姐、阿姨们都开始向她讨绣样,杨华珍变得小有名气。家里来了客人,临走前爸爸妈妈都会送客人一件女儿缝绣的小工艺品,阿爸阿妈对此很骄傲,女儿有了可以向世人显摆的本领。

  杨华珍在上学期间赶上“文革”,学业断断续续,高中毕业后,她爱上了摄影。“有一个汉族老师在我们这里开了一家照相馆,我天天去看,特别喜欢,我妈妈就帮我求老师收我为徒,老师欣然同意”。杨华珍非常勤奋,凭着小时候对艺术的感悟,她很快就掌握了摄影技术。跟着师傅将小小的照相馆经营得有声有色。过了几年,老师搬回内地,杨华珍就开了一家属于自己的照相馆——华珍照相馆。技术过硬、服务一流,华珍照相馆生意兴隆。“我们老家地方不大,人不多,到现在还有很多人认识我,上来就叫我杨阿姨,说他小时候是我给他照的相,我都不认识他了,当年的小朋友都当爹啦!”

  《阿坝日报》招聘摄影记者,杨华珍从众多的应聘者中脱颖而出,从此走上了新闻记者的道路。“摄影记者工作我一开始并不适应,比较清闲,两三天才有个采访任务,我闲不住,没有任务的时候我就到处去拍名山大川,那时候拍了很多摄影作品,大自然太美了,我后来从事藏羌织绣很多灵感也来源于此。”杨华珍回忆着。

汶川大地震改变命运

  杨华珍从事摄影记者工作,一干就是20余年。2008年,汶川大地震的时候,杨华珍正在执行一个新闻采访任务,所到之处满目荒凉。“很多人在这场大地震中失去了生命,我当时正在公路上,路断了,我们一点一点徒步往家走,路上遇到了很多人,他们都很坚强,我也很坚强,在路上我一滴眼泪也没有掉,但是两天后回到家,我哭了……”杨华珍回忆着当年的情景,神情肃穆地说:“我老家的乡亲们都无家可归了,我觉得我得为他们做点什么,他们什么都没有了,也什么都不会,我得想办法帮助他们。”杨华珍想到了自己的特长:“我可以教他们织绣啊!我们做些小工艺品去成都卖,这样一来,他们也算有生计了。”

  杨华珍没有过多考虑,给单位写了个报告就回到自己的家乡,她把自己的想法告诉给乡亲们,得到了十多位老姐姐的响应。“就这样,我们十几个平均年龄60岁的老妇人们,离开大山,来到了成都,我们说我们这叫‘老太太们闯江湖’!”

  说起当年的勇气,杨华珍都佩服自己。“我当时想得太简单了,只想着能让她们自己养活自己,没想到未来可能遇到的困难。这些老姐姐们,一辈子没离开过大山,到了成都连红绿灯都不会过。”杨华珍把大家聚在一起,负责大伙的吃、穿、住、行。不仅如此,所有的开销都是杨华珍来出。“我900元租了一间房,大家住在一起,我去买布和棉线,设计出样式,大家一起绣。我当时光想着教大家织绣,却忽略了最重要的问题,绣出来的工艺品卖给谁?到哪里去卖?”杨华珍为了扩大影响及知名度,出资三万元成立了阿坝州藏族传统编织、挑花刺绣协会,她任会长。

  “闯江湖”的日子并不好过,到了第三个月,经济上的巨大压力,让本来就是工薪阶层的杨华珍开始犯愁。她的积蓄只够这十多个人再继续维持一个月了!“我当时有些灰心了,我虽然有手艺,但是对经营一窍不通,我跟老姐姐们说,再坚持一个月,如果还卖不出去东西,咱们就打道回府。我至今还记得当我说完这句话后,她们那失望的眼神,我想我一辈子也不会忘记。”

  俗话说得好,否极泰来。当杨华珍走投无路的时候,一位企业家找上门来,不仅以38万元的高价收藏她们所有的作品,还为她们提供场地。那一夜,这些饱经沧桑的老妇人高兴极了,她们喝了酒,眼角带着泪水,跳起了锅庄……
2009年5月12日,汶川大地震一周年之际,位于成都市文殊坊的“藏羌绣苑”成立了,这是保护和传承藏羌织绣的大本营。2011年10月,杨华珍又在汶川县映秀镇建立“中国汶川藏羌绣传习所”,通过“传承人+协会+公司+农村合作社”的传承模式,培训农村妇女1500余人,带动居家灵活就业300余人。

  有了稳定的平台,渐渐地,销量不愁了,藏羌织绣的知名度也越来越高。就在2014年5月,羌绣、嘉绒藏族编织、挑花刺绣3项工艺全部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杨华珍在年近花甲之时被授予“中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薪传奖”。

  为了让世界了解藏羌织绣,杨华珍还先后和世界知名品牌植村秀、星巴克等合作。杨华珍为植村秀设计了两款具有深远寓意的羌绣图案——“source of life生命之源(不息)”与“external youth青春不朽(生发)”,分别刻制在植村秀明星产品琥珀臻萃洁颜油与绿茶新肌洁颜油瓶身。杨华珍为星巴克设计的羌绣图样,是她2014年底设计的,灵感来源是山茶花和羌绣的老绣片,采用传统的钩绣工艺缝制,推出了羌绣版的卡片和手包。

  杨华珍还创立了自己的品牌“墨尔朵”。“墨尔朵”是一座山峰,杨华珍就是这个山脚下的人。她希望做成一个属于中国人自己的藏羌绣品牌,把有故事、有温度的藏羌织绣与时代相结合,把藏羌织绣和民族的文化底蕴推广到全中国、全世界。

成都华珍藏羌文化博物馆

  很多人所知道的杨华珍,也许到这里就为止了。

  其实杨华珍还有一个身份,也是她最引以为荣而又殚精竭虑的身份——成都华珍藏羌文化博物馆馆长。

  杨华珍向记者介绍道:“我从小就喜欢收藏些老绣片,它们也是我的创作灵感。长大以后,特别是当了记者,全国到处跑,看到有老物件我就收藏,慢慢地藏品也有了一定的规模。”

  2012年8月,杨华珍成立了以保护、抢救、继承、弘扬、发展藏羌民族传统民间手工艺文化为宗旨的成都华珍藏羌文化博物馆。

  成都华珍藏羌文化博物馆是一个集藏羌民族文化藏品收藏、展示和藏羌织绣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传承为一体,且民族文化特色十分浓郁的非国有博物馆。博物馆自成立以来,始终坚持静态文物展示与活态传承展演相结合,力求在展示藏羌民族文化的同时,开展藏族编织挑花刺绣和羌绣这两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产性保护。不仅为藏羌民族文化提供了一个对外展示的窗口,还通过创意、设计、生产、销售等方式,将藏羌非遗文化元素转化为产品,产生经济效益,并促进成都妇女增加收入,使藏羌文化在生产实践中得到保护和传承,实现藏羌文化保护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良性互动。2014年成都华珍藏羌文化博物馆被评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

  成都华珍藏羌文化博物馆有各种织绣物品、古籍经典、服装配饰、各式佛像及手工艺术品等藏品4587件,这些藏品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学术价值,其中有清代《天地吉祥》、《富贵牡丹》,现代巨幅刺绣唐卡《释迦牟尼讲经说法》、《千手千眼观音菩萨》等各种材质的精美织绣工艺品。

  汶川特大地震后,为抢救灾区藏族编织、挑花刺绣和羌绣技艺,以创业带动就业,以保护促进发展,成都华珍藏羌文化博物馆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藏族编织挑花刺绣技艺”和“羌绣”的保护机构,一方面开展生产自救,解决就业,增加收入;另一方面对传统编织挑花刺绣工艺进行抢救保护和传承发展。

  令人遗憾的是,和很多非国有博物馆一样,成都华珍藏羌文化博物馆也面临着难以为继的问题。2016年年底,在每年高达百万元租金的压力下,杨华珍没有再续约的资金,忍痛将藏品打包装箱搬到了位于成都金沙遗址博物馆旁的一个仓库。采访中脸上一直都挂着乐观笑容的杨华珍迅速擦了擦自己的眼角,无奈地说:“成都政府每年都给我二十万的赞助,但是我还是没有足够的经济实力坚持,每年租博物馆场地的这一百多万元,像大石头一样压着我,还有几十个徒弟们的工资,那段时间我天天夜里都睡不着觉。”

  “我一直也没有放弃给这些藏品再找一个家,很多虎皮战袍放在仓库里会坏掉的……我会想办法的。”

  采访快结束时,杨华珍的老伴走了进来,悄悄地坐在一旁。杨华珍在说到博物馆的困境时,有些说不下去了,她的老伴接过话,操着一口地道的川普,坚定地说:“记者同志,你放心,我是杨老师事业的志愿者,我们都会全力以赴支持她!”(马怡运)


微博
微信
微信视频号
抖音
小红书

单位地址:江西省南昌市红谷滩区会展路199号红谷大厦A座11楼

联系电话:0791-83838278

海昏侯国遗址公园旅游咨询电话:0791-8308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