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听!2000年前的“刘贺编钮钟”再次被奏响
发布时间:2022-11-07

新华社南昌11月7日电(记者袁慧晶)编钟是中国古代乐器之王,分为镈、甬钟和钮钟三种器形。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王清雷7日接受采访时表示,经音乐考古团队测音后发现,海昏侯刘贺墓出土的一套14件编钮钟的出土排序存在错位,推测为随葬时造成。团队将这套编钮钟调整为正确顺序后,它已能演奏乐曲,音色清脆悦耳。让我们从2000年前的乐器中,感受一下当时的听觉盛宴以及宫廷宴乐里的大汉雄风吧!

视频为音乐考古团队用古编钮钟演奏《沧海一声笑》。(视频剪辑:袁慧晶)

 “拼凑”而成的诸侯王级乐悬规制

记者了解到,这套编钮钟出土时完整地悬挂于钟架上,由大到小依次排列。按纹饰分为两式:一式器表均有相同的鎏金纹饰,共13件;一式无鎏金纹饰,是排列在最后的“小黑钟”。除排序第三的编钮钟破裂外,其他均保存完好。14件编钮钟的钟腔内壁均有楔形音梁,但两式编钮钟的音梁形状不同,调音方法为刻凿法。


图为海昏侯刘贺墓出土的编钮钟“全家福”。(受访对象供图)


图为无鎏金纹饰、个头最小的“小黑钟”。(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供图)

“从编钮钟一面的鎏金纹饰磨损较多来看,推测为经常敲击演奏所致,因此这套编钮钟为刘贺生前的实用器。但从器表纹饰和内壁音梁来看,这两式钮钟并非一套。”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研究员、南昌西汉海昏侯墓考古队领队杨军说,可能是刘贺后人为了追求在编列上符合诸侯王的乐悬礼制拼凑而成的。

在海昏侯墓编钮钟出土之前,南越王赵眜、吕王吕台、江都王刘非的墓中均出土了14件一肆的编钮钟,这表明西汉诸侯王级乐悬规制编钮钟的编列为14件一肆。杨军认为,刘贺虽然仅为列侯,但他当过皇帝和诸侯王,其墓葬一直呈现“侯的规制、王的规模”,也象征着刘贺未死的帝王心。

编钮钟的出土排序竟是错的

王清雷团队发现,除三号位的编钮钟因破裂失声外,其余音色清脆悦耳,均可演奏,但有两件编钮钟的出土排序存在错位。“一般编钮钟按照音调的高低次第来排序。经团队测音后发现,原排序第13号的钟的音调最高,应与原排序14号的‘小黑钟’调换位置。”


海昏侯刘贺墓出土的编钮钟的正误排序对比图。(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供图/新华社记者袁慧晶制图)

王清雷推测,一种可能是,下葬时需要先将编钮钟从钟架上取下,待将钟架放入墓葬中后,再重新悬挂上编钮钟,导致古人忙中出错;另一种可能是,古人重新挂好编钮钟后,发现“小黑钟”个头最小,以为自己挂错了,刻意将其调整到了最后的位置,因为一般钟体越小发音越高。

王清雷说,这件“小黑钟”是不可或缺的,不但将编钮钟的编列凑成14件一肆,还将整套编钮钟的音列补全,否则整套编钮钟就失去了演奏功能。

 “一钟双音”让试奏成为可能

编钮钟一旦破裂就失声,而音列不全则无法演奏;那么,王清雷团队是如何用“刘贺编钮钟”成功演奏乐曲的呢?

王清雷说,这是因为汉代编钟传承了先秦编钟的“一钟双音”,即敲击编钟的正鼓部和侧鼓部会发出不同声音。失声的三号钟的正鼓音可用一号钟的侧鼓音替代,侧鼓音可用四号钟的正鼓音替代。但有意思的是,“小黑钟”虽然与另一式鎏金编钮钟的音列完美契合,“小黑钟”上的音在另一式编钮钟上却没有相同的音可以替代。

据悉,该音乐考古团队在测音过程中,已成功用“刘贺编钮钟”试奏了《沧海一声笑》《梅花三弄》等20余首乐曲,通过科学试验证明了这套编钮钟具备完整音列的演奏功能。


阅读原文

微博
微信
微信视频号
抖音
小红书

单位地址:江西省南昌市红谷滩区会展路199号红谷大厦A座11楼

联系电话:0791-83838278

海昏侯国遗址公园旅游咨询电话:0791-8308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