潍坊市博物馆文物保护修复人才培养及队伍建设的实践
发布时间:2019-09-16

  党和国家高度重视文物保护工作。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站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战略高度,就加强文物保护工作做出系列重要指示批示,提出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要求,为统筹推进文物事业发展赋予了历史担当、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澎湃动能。博物馆作为守护文物和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殿堂,“让收藏在禁宫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既是各级各类博物馆站在新的历史方位上实现“保护国家之根,延续民族之魂”的根本路径,也是“不辱使命,守土尽责”“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使命与担当。然而文物保护修复(以下简称文保)工作的落实落地落细是一项兼有系统性、整体性、复杂性的工程,需要多方面的硬性保障,其中人才是第一要素。尤其是面对亟待保护修复文物数量庞大、种类繁多的严峻压力,人才短缺、水平参差不齐、地域分布不均等问题,已成为当下限制博物馆,尤其是地方中小型博物馆文保工作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最大瓶颈。对此,潍坊市博物馆立足自身实际,把文保人才培养及队伍建设作为博物馆创新发展的内生动力和核心支撑,革故鼎新,开拓突破,实现了文保人才队伍的不断发展壮大,为全馆文保工作的跨越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人才保障。


  完善文物修复机构,筑牢人才培养平台


  潍坊市博物馆作为一个对外开放20多年的老馆,硬件设施严重陈旧老化,在文保工作方面曾面临着无人才、无资质、无资金、无场地、无设备的“五无”困境,文保之路举步维艰。但自2015年新一届馆领导班子上任以来,全馆坚持以“硬件改造、软件提升、制度保障、以文化人、服务立馆”的20字工作方针为指导,把文保工作作为推动全馆发展的重点、亮点工作来抓,不断健全完善文物修复机构,筑牢人才培养平台,为实现跨越发展、弯道超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2015年,潍坊市博物馆组建了“9631”组织架构,向市编办申请,成立了文保科。2018年,在山东省文物保护修复中心的倾力支持下,成立了山东省文物保护修复鲁中区域中心。中心设在潍坊市博物馆,范围覆盖潍坊、淄博、东营、临沂四市,占地面积近2000平方米,建有金属文物修复区、纸质文物修复区、实验室、修复后文物展示区、观众参观走廊等,配置了文物修复所需先进仪器设备、工具、材料等,建立健全了各项规章制度,并集聚了十几名山东省文物修复师,具备了开展青铜器、书画、陶瓷器等多种文物修复的工作资质。文保科的成立与鲁中区域中心的建成,为全馆文保人才的规模引进、集聚、培养、使用,栽上了茁壮的梧桐树,引得大批凤凰来,让全馆的文保工作真正实现了由原来的“无五”到现在“五有”的彻底转变。


  开辟内培外引路径,打造人才集聚方阵


  人才是事业之基,人才兴则事业兴。潍坊市博物馆曾面临着近十多年里无一名年轻新人进入的问题,造成全馆人员短缺、人才断档、队伍流失的现象,文保工作“规范动作”只能勉强完成,拿高分的“自选动作”则遇到了拿不起、挑不动、顶不上的难题。为壮大文保队伍,培养、集聚文保人才,全馆着力实施了文保人才培养计划。首先练好内功,把馆内年轻同志作为重点培养对象,以老师傅带新徒弟的方式,言传身教,切磋打磨,实现了年轻同志的快速成长和代际传承。在过去的两年,馆里有十多名同志被聘为“山东省文物修复师”,加上外聘的文物修复师,打造了山东省内地市级博物馆里,文物修复师的第一人才方阵。其次,精准把脉区域文化特色和馆藏特点,先后引进了青州石佛造像大师、锔艺传承人等一批能工巧匠和非遗传承人等特殊修复人才。洛阳碑拓学会会长更是举家搬到潍坊,为潍坊的文物修复事业做贡献。另外,潍坊市博物馆不仅聘请了很多文保专家担任名誉馆长、名誉馆员,还充分挖掘退休老专家们这一“富矿”“金山”,盛邀他们来馆指点迷津。通过尊重人才、爱护人才、依靠人才,全馆实现了收藏人才、培养人才、集聚人才,进一步壮大了人才队伍,增强了文保力量,实现了人才驱动战略,为全馆和中心的文保工作持续发展提供了强大的人才支撑。


  推进文保公益融合,拓展人才培养半径


  博物馆是公益单位,博物馆人是公益人,公益单位、公益人就要做公益事。潍坊市博物馆始终秉承“以文化人,服务立馆”的公益理念,不断强化文保工作与文化公益事业的深度融合,实现了文保与公益服务的同频共振,也为文保人才队伍的培养、建设拓展了培养半径。潍坊市博物馆不仅与潍坊聋哑学校、潍坊盲校等特殊教育机构合作,建成了残疾人文物修复基地,选择残疾人到馆里学习书画装裱、刻瓷、做拓片等文物修复专业知识,还把他们送到更高的平台,跟着更好的老师,学习更高水平的修复技艺,提高了他们的文物修复技能和生存能力,让他们除了从事推拿、按摩等工作之外,还可以有更好的工作选择,更好地实现人生价值。拥有一颗安静、淳朴和感恩之心的他们,更加珍惜这来之不易的机会,刻苦钻研、匠心传承、吃苦耐劳,踏实肯干,成为馆里文保人才队伍里一道亮丽的风景。年轻的残疾人书画家孙聪是他们当中一位优秀的代表。他小时因药物致残,但他并未因此放弃努力,在各地奔波学画,潜心研究,还努力学习纸质文物的修复,达到了很高的水平。馆里在了解到他的情况后,将他请到馆里和修复中心来,为他设立了独立的工作室,让他专门进行书画修复。2018年,全馆有6名同志被聘为第二批“山东省文物修复师”,孙聪就是其中一位。在省里,他作为潍坊地区代表上台领奖,也是全省唯一一位残疾人文物修复师,他自身的价值在文物修复过程中得到了社会的广泛认可。


  明确文物修复重点,坚持人才传承培养


  潍坊不仅是享誉中外的“世界风筝之都”“中国画都”,还是中国的“金石之都”。从著金石学扛鼎之作《金石录》的北宋赵明诚,到明清之际曾任潍县县令的金石学家周亮工。从集金石学成就大成,被“海内学者奉为山斗”,誉为“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清代最大收藏家、一代宗师、金石巨匠陈介祺,到近现代巧夺天工修复后母戊大方鼎和铸客大鼎的大师潘承霖。他们成就了潍坊金石文化的辉煌,也见证了潍坊文物修复技艺的源远流长。潍坊市博物馆现拥有13种文物修复资质,但立足潍坊区域文化特色和馆藏特点,坚持靶心不偏,焦点不散,“把好钢用在刀刃上”,重点突出三大类文物修复:一是围绕潍坊“中国画都”,加强纸质类文物修复,以书画为主;二是围绕潍坊“中国金石之都”,加强金属类文物修复,以青铜器为主;三是围绕馆藏珍品,加强陶瓷类文物修复,以瓷器、紫砂为主。同时,紧紧围绕全馆三大文保重点,着力加强书画、青铜器、陶瓷、紫砂类文保人才的培养,真正做到有的放矢、重点聚焦、传承培养,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人才队伍培养之路。


  强化文保项目申报,锻造人才成长载体


  文保项目的申请立项与最终落实落地是对博物馆文保力量的整体检验,也是锻造、培养文保人才队伍的重要载体。潍坊市博物馆以推进文保项目为抓手,实现了人才队伍的持续培养和不断发展壮大。2017年,潍坊市博物馆向山东省文物局申报通过了《2018—2020三年文物修复方案》,计划修复包括书画、织绣、铁佛等文物共计505件(套)。全馆以此为依托,2018年完成了由国家文物局批复同意的文物保护修复项目2个。其中“馆藏金属文物保护修复项目”,修复文物358件,含青铜器348件、铁器10件;“可移动文物预防性保护项目”,实现了对展厅和文物库房的文物展柜和储藏柜进行改造提升,配置了珍贵文物藏展设施。现正进行中的项目有9个,其中,“潍坊市博物馆文物数字化保护项目”获国家文物保护专项资金458万元,将强化馆藏文物的数字化保护,构建全馆文物资源库;“馆藏纸质类书画修复项目”获修复资金90万元,计划修复书画47件套;“馆碑廊珍贵文物保护修复项目”获修复资金150万元,计划修复铁佛、石碑等98件套。另有,“潍坊市博物馆乐道院·潍县集中营旧址展陈提升改造方案”“馆藏纸质文物(碑帖拓片)保护修复项目”等正在有序推进。文保项目的立项和推进,进一步为全馆文保人才的培养、成长厚植了土壤、锻造了载体、创造了契机。


  举办高水平学术会议,搭建人才交流桥梁


  学术研究是博物馆发展的灵魂,也是推进人才培养的重要路径。潍坊市博物馆以学术为先导,先后举办了“首届潍坊博物馆馆长论坛”“青铜器·金文与齐鲁文化学术研讨会”“山东省博物馆学会文保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等多个全国性、高水平、重量级的学术会议。第十三届全国政协委员、国际博物馆协会副主席、中国博物馆协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安来顺先生;北京大学出土文献研究所所长朱凤瀚教授;台湾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陈昭容研究员;捷克布拉格查理大学讲师石安瑞等,先后来自数十个国家地区的160多家博物馆、高等院校和文化名企的600余名专家学者分别共襄盛会。尤其是2018年成功举办了“山东省博物馆学会文保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打造了山东省文物保护从业者联络交流的重要平台,也将全馆文保事业推向了新高度。通过举办系列高水平会议,不仅强化了馆际之间、馆校之间、馆所之间、馆企之间的横向联系、纵向沟通,实现了资源打通、信息打通,同时也为文保人才的深度培养、交流、引进和项目合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有效推动了人才队伍的发展和壮大。


  积跬步以至千里,积小流而成江海。拥有一批高素质的文保人才队伍是推进博物馆文保事业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强力保障。下一步,潍坊市博物馆将在继续立足自身人才培养的基础上,坚持“馆内教、馆外学、走出去、引进来”的人才集聚战略,加强与故宫、国博、首博、社科院、北大、山大、省文保中心、省博、省博物馆学会等一流平台的合作,强化人才交流、互动和基层培养,打造强有力的文保人才队伍,为全馆和鲁中区域中心文保工作的持续健康开展夯实人才根基。同时,积极向潍坊市委、市政府建言献策,筹建全国首家文物修复大学,打造城市特色教育,为培养更多高素质、高技能、实践型的文保人才开辟新天地。 


(来源:国家文物局;作者:潍坊市博物馆馆长、研究馆员 吉树春)

微博
微信
微信视频号
抖音
小红书

单位地址:江西省南昌市红谷滩区会展路199号红谷大厦A座11楼

联系电话:0791-83838278

海昏侯国遗址公园旅游咨询电话:0791-8308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