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受“一眼千年” 增强文化自信
发布时间:2018-04-10

——《国家宝藏》第一季研讨会侧记


请再翻慢一点,那么厚一本时间。我像枚书签,守在故事里做一个伴。享诗人般孤单,与岁月彻夜长谈。只有你有幸一览无数江山……

最美的春天里,北京故宫建福宫内桃花盛开。

作为背景音乐,那英为《国家宝藏》演唱的主题曲《一眼千年》一遍遍地播放着。

在文博界的期盼中,《国家宝藏》第一季研讨会也如约召开。

明星担纲“国宝守护人”,以小剧场形式讲述文物的前世今生,既庄严肃穆、大气沉稳,又有年轻观众喜闻乐见的趣味与时尚,中央电视台播出的大型文博探索节目《国家宝藏》第一季收官已三个月有余,而其带来的对于文化节目的热烈讨论仍在持续。《国家宝藏》无疑是成功的,它交出了一份令人艳羡的答卷:

《人民日报》《光明日报》《新华社每日电讯》等超20家中央媒体近50次大篇幅评论点赞;B站(视频网站哔哩哔哩)播放量破2000万点击量,网友评分高达9.9分,创电视综艺B站互动第一;豆瓣累计5万余网友评分高达9.2分,被评为2017年度最受关注的电视综艺第一;10期节目音频在喜马拉雅FM上收听量达2.6亿;微博热门话题主话题#CCTV国家宝藏#阅读量达18.7亿,粉丝讨论量破100万,居文化类综艺节目第一。


文博跨界综艺展现国宝魅力


央视领导、导演们,影视明星张国立和国家文物局领导、博物馆馆(院)长们如许久不见的好友一样握手寒暄,这样的场景在之前是不多见的。历时两年零八个月的《国家宝藏》让他们走到了一起。

2013年12月3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二次集体学习时提出,要系统梳理传统文化资源,让收藏在禁宫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

“为了贯彻落实习总书记的要求,央视也下了很大功夫。”中宣部副部长、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台长慎海雄在研讨会上指出:“《国家宝藏》能够成为一档现象级的节目,体现了国家舞台的创新与坚守,也同时真正实现了全媒体时代的引领和传播。”

“说实话,以前文博人一提要做综艺节目,就会心存疑虑。”国家文物局副局长顾玉才坦诚地说道,“但是《国家宝藏》和以往鉴宝类节目不一样,它是知识普及类的节目。通过对国宝前世今生的讲述,让观众们了解了文物背后的文化内涵。虽然之前博物馆一直在做这件事情,但是传播力没有电视节目大。在文物保护与文物知识普及方面,我们欢迎且需要社会力量的广泛参与。”

中央电视台副总编辑朱彤感谢国家文物局、九大博物馆(院)的通力合作,他觉得:“艺术创作离不开方方面面的努力,这两年零八个月的经历以后回忆起来都能感到一种温暖,更是一种激励。”

《国家宝藏》总制片人吕逸涛认为,这次能与文博界成功合作殊为难得,“有人问我《国家宝藏》到底是什么领域的节目,我毫不犹豫地回答说:综艺节目。从《国家宝藏》你可以看到演播室综艺、看到纪录片、看到舞台剧等等,常规艺术手段打破之后重新组合,焕发了新的生命力,不仅实现了传统文化和当代文化的转化,也实现了文博和综艺的转化,最终成就了《国家宝藏》。所以我认为艺术创新并非一定要从头再来,可以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迈向更高的高峰。”

上海博物馆馆长杨志刚认为,《国家宝藏》的成功意味着博物馆文化成功登陆综艺节目。“我们有一些电视节目虽然也是关于文博的,但观众看后,感兴趣的是一个宝贝值多少钱,而看过《国家宝藏》之后,观众则想获得更多有关文物的知识。节目还把一些默默无闻、奉献着自己青春的文博工作者展现到了台前,这一点令人感动。”

“虽是综艺节目,但是制作团队极为认真,在我们博物馆的拍摄过程中,往往一个镜头拍摄两三个小时,工作人员顾不上吃饭,闭馆了我们也舍不得叫他们。”陕西历史博物馆馆长强跃补充道,“很多国外同行也联系我,可见这个节目的影响力。”


博物馆(院)长成了文化明星


《千里江山图》卷、石鼓、皿方罍、曾侯乙编钟、贾湖骨笛、竹林七贤与荣启期砖画、大克鼎、万岁通天帖……观众们在观赏感受这些国宝故事时,时而自豪、时而泪目。很多观众第一次知道,原来云梦秦简中的法制精神、商鞅方升里的精准理念、铜鎏金木芯马镫的古老智慧、秦杜虎符开创的信息安全技术、让中国航天发动机制造领先全球的云纹铜禁“失蜡法”……至今仍在我们的生活中沿用。

文化和旅游部部长雒树刚在两会“部长通道”接受采访时也点名表扬了《国家宝藏》。他指出,《国家宝藏》选了九家博物馆,每家博物馆选了3件文物,讲述文物的前世今生,成为央视最受欢迎的节目之一。国家文物局局长刘玉珠在两会期间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国家文物局也参与了节目制作,公众的热捧给我们的工作和服务提出了新要求,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会不断解放思想,改革创新,持续推动文物‘活’起来。”

“雒部长到我们浙江来的时候,我是站在人群的第二排。雒部长下了中巴车就指着我说:你上《国家宝藏》了!”浙江省博物馆副馆长蔡琴高兴地和大家分享了自己的经历:“后来和雒部长座谈的时候,我的位置本来是靠后的,省长特意把离部长最近的那个位置让给我。”

自从《国家宝藏》播出后,九大博物馆(院)的馆(院)长都成了名人,其他人也都有和蔡琴类似的经历,节目邀约、讲座邀约不断。不少影视明星通过国宝故事的演绎认识了馆(院)长,也都瞬间圈粉。张国立笑着说:“有很多一线明星见到我的时候都说他们也在认真观看《国家宝藏》,他们已经成为某某馆长的粉丝了,希望下一季再做的时候能推荐一下他们,我觉得这是一个特别有意思的事情。要知道央视的出场费是很低的,大家不是来挣钱的,是要为传播中华优秀文化做一点贡献。”张国立得意地说:“我现在的文物知识也敢跟王刚来攀谈了!”


为一座博物馆赴一座城


随着节目的播出,2018元旦及春节期间,全国范围内掀起一阵博物馆热潮。据多方数据统计,自2017年12月初《国家宝藏》开播以来,通过“博物馆”搜索国内旅游产品的数据上升了50%,节目里介绍的博物馆 (院)参观人数较去年同期提升50%。文化切实地带动了旅游的发展。

湖南省博物馆副馆长李建毛感触颇深,湖南省博物馆选送的皿方罍通过影视明星黄渤等人的演绎,国宝回家路让无数观众泪目。“皿方罍那期节目播放之后,湖南省博物馆的热度指数达到了463,远超其他馆。湖南省博物馆新馆开馆以后观众参观人数达到167万,大大超出了我们的预期。”

节目的播出同样让南京博物院院长龚良体会到媒体的传播在博物馆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去年一年我们的观众量329万多人次,比前年增加了40%。今年春节参观人数也比往年多了7000多人。”

日益增加的观众量让河南博物院院长马萧林既欣喜又焦虑:“今后考古人员在研究时需拾取更多的信息,为研究人员的解读提供更多更丰富的材料。同时也对我们博物院的管理提出更高的要求,如何更好地讲解文物背后的故事成了我们博物馆人的核心要务。”

“博物馆一直以来是重视数据的,比如观众参观量,文物展出量,这在以往都是必谈的。现如今有所改变。我们以后应该在观众的参观质量上下功夫。以前来故宫的观众最想看的是皇帝躺在什么地方,在什么地方结婚,其实这样的参观对观众的启迪有限。《国家宝藏》播出后,以前无人问津的石鼓馆火了,屋子满了。大家抱着学习和听故事的目的而来,讲解员一天忙不完,我们希望看到这种景象。”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感慨《国家宝藏》给博物馆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近些年,博物馆事业不断蓬勃发展,今后我们将更加注重两个方面的建设,一是将更加注重观众的参观质量,这就需要我们更加善于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讲好文物故事;二是要更加注重传播力,酒香也怕巷子深。要积极和传播力强大的媒体合作,特别是不能忽视吸引年轻人的各种新媒体。”


“此生不悔入华夏,来世愿在种花(中华)家”


在年轻人聚集的B站,90后、00后用他们自己的语言评论着《国家宝藏》,弹幕上跳出最多的评论莫过于“此生不悔入华夏,来世愿在种花(中华)家”了——年轻人用他们熟知的动漫中的语言表达了自己的爱国之情。

随着我国国际影响力不断增强,年轻人对中国传统文化充满了信心。通过节目展现了传统文化的魅力,唤醒了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和自信心。每当看到年轻人“此生不悔入华夏,来世愿在种花(中华)家”等一系列弹幕弹出,吕逸涛都深感习近平总书记“讲好中国故事”的深远意义。

“在互联网端,孩子们给我们剪辑着各种视频,创作着各种原创‘国宝故事’,他们感慨说:以前我们爱国,是大人们告诉我们要爱国,现在看了这个节目,觉得爱国是发自内心觉得做一个中国人很自豪!”《国家宝藏》制片人、总导演于蕾经常被这些年轻人感动,这些鼓励令这两年零八个月的艰辛付出有了回报。

“我家邓老师现在也带着孩子去博物馆了!”张国立接着话茬儿说:“以前我拍戏,邓老师总催着早点回家。拍《国家宝藏》期间,有时连续录制9个小时,回家邓老师不但不批评,还会给我做一碗汤面说‘辛苦了’。这都是托‘文物’的福啊!”

《国家宝藏》在中小学生中非常受欢迎,很多学校把博物馆作为第二课堂、教学场所,在文物资源里寻找话题,开拓学生的思路,激发学生的想象力、思考力。上海博物馆馆长杨志刚说这是他作为馆长最愿意看到的现象。

单霁翔也有同感:“如今到玄武门展厅一看70%都是学生,都是年轻人,这才是博物馆最期待的。过去老羡慕外国老师在博物馆给孩子上课,今天我们也是这样了,多少个庭院都被孩子铺满,这就是进步,这个进步来自于我们自身的改变。”

“《国家宝藏》通过全新的视角把文物之美、文物中蕴藏的中华优秀文化信息以全新的方式让年轻人解读,中国优秀文化最深厚最持久的影响力得到极大的发挥,让更多的人得到中华传统文化的滋养。”湖北省博物馆馆长方勤感慨:“以后这将是我们奋斗的核心目标了!”



(来源:国家文物局 作者 马怡运)

微博
微信
微信视频号
抖音
小红书

单位地址:江西省南昌市红谷滩区会展路199号红谷大厦A座11楼

联系电话:0791-838382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