勒瓦娄哇莫斯特技术石制品
8月16日,新疆吉木乃县通天洞遗址考古发掘现场会召开,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南京大学、首都师范大学、甘肃省考古研究所、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等科研机构和院校的20余位专家学者,对通天洞遗址的年代、地层文化序列、石器技术、堆积形成过程和古环境等问题进行了热烈的讨论,一致认为:这是一项具有填补空白意义的重要发现,遗址保存有旧石器时代、青铜时代、早期铁器时代堆积。特别是首次在新疆发现明确年代的旧石器时代地层堆积,遗址发现的4万年前勒瓦娄哇莫斯特技术的石器组合,填补了中国旧石器时代中期一直缺少典型人类文化特征遗存的空白。
新疆乃至中国旧石器考古的重要发现
通天洞遗址位于阿勒泰地区吉木乃县托斯特乡环境优美的地质公园景区内,遗址因顶部花岗岩风化塌陷形成自然天窗而得名。2016年至2017年夏季,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与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组成的联合考古队在此进行了两期发掘工作。
发掘领队于建军介绍,遗址地层堆积丰富,自上而下连续分布三个不同的阶段,第①-②层为全新世堆积,出土有青铜时代和早期铁器时代的陶片、石器、铁器和少量细石叶;第③-⑤层为自然堆积的粗砂和花岗岩角砾,目前没有发现人类活动和遗迹遗物;第⑥-⑨层是旧石器时代文化层,出土有大量石制品和破碎的动物骨骼,并发现有火塘等明确的遗迹现象。碳十四测年表明,遗址最下层的年代在距今42000年至45000年。
在全新世地层中发现的陶片主要属于阿凡纳谢沃文化和卡拉苏克文化,还发现有灰坑和石围墙等遗迹及铜器铁器;旧石器地层中以石制品和动物骨骼为主。石制品种类十分丰富,数量为2600余件。其中莫斯特文化边刮器、勒瓦娄哇石核及石片、盘状石核等构成了主要的石器组合,此外还发现有可能的勒瓦娄哇石叶,总体显示出旧大陆西侧旧石器时代中期向晚期过渡的特征,在国内同时期遗址中较为独特。
遗址出土的动物骨骼大多破碎,有明显的切割、灼烧、敲击等人工痕迹,目前鉴定出有鸟类、小型食肉类、野兔、羊、驴、犀牛、棕熊等。北京大学教授黄蕴平认为,这些动物种类反映了当时的草原环境下人类以狩猎为主,这批新资料为探讨这一时期人类对动物资源的利用方式和遗址环境变迁提供了依据。“45000年前,第一群人首次来到这里,点燃了一堆篝火。”发掘现场北京大学教授王幼平的介绍勾勒出了4万年前古人类围着篝火修整石器、狩猎吃肉、休养生息的生动场景。
以往新疆的考古发现多是距今4000年以后的遗存,零星发现的旧石器遗址点都没有地层。通天洞遗址是新疆首个有明确地层的旧石器洞穴遗址,堆积序列清楚,年代跨度大,不仅填补了新疆史前洞穴考古的空白,也是中国旧石器考古的重大发现。用遗址出土石制品为标尺进行对比研究,对了解新疆地区四、五万年以来古人类演化发展过程、区域文化发展的编年框架有重要意义。
通天洞遗址发现的意义
王幼平谈到遗址的重要性时说,“这个遗址处于欧亚草原通道特殊的地理位置,又出土了典型的莫斯特文化石器组合,这对进一步探讨亚欧大陆东西两侧史前时期人群的迁徙、交流、扩散等问题提供了重要的线索。”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高星在会议总结中认为,通天洞遗址的学术意义还在于对学术界一些热点重大问题提供了具有发言权的新材料。遗址的原生地层和保存完好的洞穴沉积环境,使得用现代科技手段从洞穴遗址中提取古DNA的重要信息具有了可能性;而遗址发现的勒瓦娄哇莫斯特技术石制品,也为解决学术界争论的中国乃至东亚地区是否存在旧石器时代中期人类文化遗存,以及莫斯特技术的传播路线提供了依据。由此可以思考东西方的交流和人类技术发展是否同时和趋同的问题。而文化的关联和趋同性反映的是人类迁徙、技术和文化思想的传播与互动。“通天洞遗址在一个敏感的地带,一个重要的时段发现的遗存,具有民族学和社会学的重要意义。”
遗址未来的工作潜力巨大
考古队对通天洞遗址所在的萨吾尔山这片地区进行了调查,发现了类似的洞穴18处,初步探查有2个洞穴也有史前人类活动的遗迹。而在萨吾尔山的另一侧,也有类似的洞穴。这预示着对这一地区旧石器时代古环境、古人类适应方式、生计行为、区域空间功能分析等方面还有大量的工作需要开展。专家们建议,应扩大发掘面积,进一步解决石料来源、全新世地层年代等问题,争取为解决新疆地区始终没有找到的新石器时代文化层提供线索。同时要继续加大多学科合作和科技手段的使用。鉴于遗址的重要性和可以预期的巨大潜力,专家建议应以学术目标为导向制定长期的考古工作计划,尽快建立工作站,立足长远,在更广阔的范围内进行系统性研究。(李 政)
单位地址:江西省南昌市红谷滩区会展路199号红谷大厦A座11楼
联系电话:0791-83838278
海昏侯国遗址公园旅游咨询电话:0791-8308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