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文博人 |刘森淼:守住文物、保护历史、传承文化
发布时间:2020-08-21

刘森淼从事文博工作36年,对这份工作所倾注的感情概括为两个字——热爱,他说:“从毕业到现在,不知不觉过了30多年,有苦有累,没想过放弃,我是打心眼儿里热爱这个工作。”

1959年,刘森淼出生在湖南武冈,1984年从武汉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本科毕业后,来到武汉市文物考古队工作。在工作实践中刘森淼感到自己的知识还有欠缺,四年后他决定重返校园去武大研究生院商周考古专业深造,师从杨宝成先生。32岁的刘森淼顺利完成学业,又返回考古队从事他热爱的文物工作。2000年,他因保护盘龙城遗址贡献突出,获得武汉市人民政府专项津贴。2005年12月,刘森淼从武汉市文物考古研究所调到盘龙城遗址博物院,直到退休。他的足迹、他的身影伴随着他的拼搏、他的成绩,为武汉文博事业谱写了浓墨重彩的篇章。


在不断实践中积累经验

刘森淼到武汉工作后,随考古队先在武昌发掘了一座明墓,后在汉阳发掘了一处战国与六朝墓地,又在新洲发掘了一片汉晋墓群。刘森淼说:“记忆最深的是1994年三峡考古时,在巴东雷家坪,应武汉大学邀请,和几位教授带领学生一起做三峡考古会战的前期调查勘探。那是一处看起来青山掩映、江水滔滔的地方,可实际上村里就是缺水。唯一的生活用水是从山上一条冲沟里流下来的水,日积月累成了水坑,遇到久旱无雨的日子水就没了。当时正值暑热,为了保证村民用水,我和同事们做饭洗衣,只能雇人从长江挑水,每人每天挑三担。傍晚时分我们会到江边用江水冲凉,返回山腰时又是一身汗了。渐渐地白衬衣被汗渍浸透,泛了黄。”就在这种环境艰苦、条件简陋的情况下,刘森淼和同事们在这里找出了一片战国遗址和墓葬区。随后一个多月,他们转战峡区,寻找出几十处古代文化遗址,圆满完成了三峡湖北库区的前期考古调查工作。直到现在,质朴的刘森淼眼神中依然流露出一种坚定,他淡然地说:“学其所用,用其所学。既然学了考古,研究了商周历史,就一定要在实际工作中做出成绩!”


保护盘龙城遗址建功绩

让刘森淼声名鹊起的是他对盘龙城遗址范围的重新确定。

盘龙城遗址位于湖北省武汉市黄陂区,是长江流域已知布局最清楚、遗迹最丰富的一处商代前期城址,距今有3500年历史,是商朝南土中心城邑,武汉城市之根。盘龙城遗址1954年被发现,1988年被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1年被评为“中国20世纪100项考古大发现”之一。遗址保护区范围3.95平方公里,重点保护区1.39平方公里,内涵丰富,有宫城遗址、贵族墓群和手工作坊遗址等,出土大玉戈、青铜大圆鼎、青铜钺、绿松石镶金片饰件等3000余件精美文物,具有很高的历史、科学、艺术价值,是长江、黄河同属华夏文明的实物见证,也是重要的人类文化遗产。

1999年,盘龙城遗址从湖北省博物馆移交武汉市管理。2000年,武汉市成立了盘龙城遗址博物馆筹建处,负责盘龙城遗址文物保护日常工作。为弄清楚遗址地下文物的保存现状,给编制《盘龙城遗址保护总体规划》提供依据,上级委派在武汉市文物考古研究所任副所长的刘森淼前往盘龙城遗址,率队进行全面的考古勘探工作。

刘森淼和同事们到盘龙城后,对地形地貌做了细致深入的研究,又对原有盘龙城分布范围的资料进行了系统分析。他认为盘龙城地区所有商代文化遗址,可能属于一个大遗址。应该包含当时被划分在“盘龙城遗址”之外的“杨家湾遗址”“杨家嘴遗址”“王家嘴遗址”“楼子湾遗址”“李家嘴遗址”等近10个遗址。而盘龙城遗址保护范围,也不应该是原有资料中仅限的宫城区,边线也不只是北到杨家湾,东西向山岗的中脊线,东到杨家嘴南部,西到小嘴,南到府河河滩,总面积1.1平方公里这个小范围。

刘森淼和同事们对这一地区进一步探查后发现,杨家湾北坡、江家湾、艾家嘴一带,有宽约20米断断续续的一条黄土带,将整个商代遗存核心区连成了一体。通过多方论证,他认为这是有别于宫城城垣的“外城垣”,是盘龙城大遗址的第二道防线。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证实了盘龙城大遗址的存在,这一观点得到了相关专家和有关部门及领导的认可,盘龙遗址保护区范围也从原有的1.1平方公里增加到了现在的3.95平方公里。正是依据刘森淼和同事们提供的这一考古证据,湖北省与武汉市文化文物主管部门说服了相关建设单位,将已经被列入房地产开发项目范围的遗址用地重新规划,有效地保护了盘龙城大遗址。


规划保护盘龙城遗址

2005年,刘森淼从武汉市文物考古研究所调任盘龙城遗址博物馆副馆长。为了编好《盘龙城遗址保护总体规划》,刘森淼亲手绘制盘龙城商代文化遗存分布范围图,为规划编制方的同志提供所需一切资料,并陪同他们一起在烈日骄阳与疾风骤雨中走了无数遍盘龙城遗址及周边相关区域的每一个角落。初稿出来后,他又亲自动手,对文字与图纸的每一个细节进行审核校正。在编制后来的《盘龙城国家考古遗址公园规划》《盘龙城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实施方案》等文件时,刘森淼都是一如既往的亲力亲为。

刘森淼主持了2006年至2008年的盘龙城遗址考古发掘,指导完成盘龙城遗址文物本体保护工程,盘龙城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建设,主笔撰写盘龙城遗址博物馆基本陈列方案等一系列项目,为盘龙城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文物保护工作作出了突出贡献。

2015年,盘龙城遗址文物本体保护工程正式启动。工程进行中,他每天必去工地查看,严格执行遗址文物保护工作要求。什么地方应该填,什么地方可以适当下挖,都由他验看后审慎决定。当初的城垣上,环遗址木栈道拟修建区域,布满荆棘。为找到城垣边线与木栈道穿行路线,他常常来回穿梭,同事们看到“衣衫褴褛”的刘森淼时就会说:“老刘又去检查木栈道拟修工程情况了吧。”

刘森淼说:“我看护的是文物,保护的是历史,传承的是文化。希望通过我的行动,唤醒大众对文物的保护意识。”刘森淼用双肩挑起了工作赋予他的责任和担当。


(来源:国家文物局;作者:张丽卉)

微博
微信
微信视频号
抖音
小红书

单位地址:江西省南昌市红谷滩区会展路199号红谷大厦A座11楼

联系电话:0791-83838278

海昏侯国遗址公园旅游咨询电话:0791-8308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