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新闻:文化中国行·长江之歌丨古为今用 2000年前的蒸馏器考古实验出酒了
发布时间:2024-12-13

江西新闻客户端讯(江西日报全媒体记者曾悦之)海昏侯墓是目前已发现的面积最大、保存最完好、结构布局最完整、内涵最丰富的汉代诸侯墓,在出土一万余件珍贵文物中,一件大型海昏侯蒸馏器一直受到考古界的关注。

为进一步论证海昏侯蒸馏器性质和功能,12月12日,省文物局、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在李渡元代烧酒作坊遗址,按照1:1复原对海昏侯蒸馏器进行模拟实验。记者在现场与来自全国各地专家学者共同见证实验过程。

▲海昏侯蒸馏器出土照

江西省文物研究院研究员杨军向记者介绍,海昏侯蒸馏器在海昏侯刘贺墓东藏椁北部的酒具库中出土,该器自下而上由青铜釜、拥有内外腔的青铜甑和豆形器盖组成的天锅三部分组成,是海昏侯墓出土的最大组合铜器。其中,青铜甑为双层,底部有箅子,外有对称的龙形双流。青铜甑与青铜釜以子口相接,甑内发现芋头残留。此前,根据器物形制与出土内容物分析,推测这件蒸馏器具备了蒸馏酒的加热、冷凝、承露、收集四种功能。

▲海昏侯蒸馏器内容物(芋头)

为了弄清海昏侯蒸馏器的功能与性质,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于2024年5月开始采用铜材质,通过三维扫描建模,对海昏侯刘贺墓出土蒸馏器进行1:1复原。其中,豆形器盖的尺寸与结构、器盖和器身(青铜甑)上的数个控水孔等细节,此前未曾公布,但对文物的使用方式至关重要,此次均进行了仿制。

▲海昏侯蒸馏器考古实验现场

两次实验中,第一次实验为粮食糟醅的箅上蒸馏。实验人员使用6.6公斤固态粮食糟醅,在甑内增加木质套筒、在甑底增加小孔箅子,蒸馏出的前500毫升酒液,平均酒精度数43度。其中,前200毫升酒精度数为52度。清洗装置后,进行第二次实验,第二次实验为芋头糟醅的釜中蒸馏。实验员使用13.6公斤的芋头糟醅,蒸馏出的前200毫升酒液,酒精度数22度;再200毫升25度;后400毫升21度。以现代芋头为发酵原料的蒸馏酒实验成功。

▲海昏侯蒸馏器考古实验成功出酒

当天召开的江西汉代考古暨海昏侯刘贺墓出土蒸馏器考古实验专家论证会上,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科学院、北京大学、四川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郑州大学、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中国中医科学院等科研院校的50余名专家学者,听取了蒸馏器考古发掘等情况汇报,经过讨论后认为,海昏侯刘贺墓出土的包括釜、拥有内外腔的甑和天锅三个部分的青铜器,结构复杂,确定为一套具有蒸馏功能的器具。通过以海昏侯刘贺墓出土蒸馏器为原型,按照1:1复制的蒸馏器成功进行了酒的蒸馏实验,根据器物内发现的芋头,以现代芋头为发酵原料的蒸馏酒试验成功。根据海昏侯刘贺墓出土蒸馏器的结构特征及蒸馏器复制品蒸馏酒的考古实验结果,海昏侯刘贺墓出土蒸馏器可具备蒸馏酒的功能。


微博
微信
微信视频号
抖音
小红书

单位地址:江西省南昌市红谷滩区会展路199号红谷大厦A座11楼

联系电话:0791-83838278

海昏侯国遗址公园旅游咨询电话:0791-8308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