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第十四次党代会以来,江西加快推进文化强省、旅游强省建设,文化和旅游发展稳中有进、繁荣向好。“十四五”时期是我省建设更具影响力的文化强省和旅游强省的关键时期,全省文旅系统将以创新发展催生新动能,以深化改革激发新活力,开创我省文化和旅游高质量发展新局面,奋力书写江西文化和旅游大发展大繁荣的时代新篇章。
吉安井冈山
文化之光耀赣鄱
近年来,江西全面推进文化建设与发展,特别是2018年出台《关于加快文化强省建设的实施意见》以来,我省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决策部署,着力推动江西文化繁荣兴盛,凝聚起建设文化强省的磅礴力量。
江西省文化中心
——文化设施逐步完善。2020年9月,由省图书馆、省博物馆、省科技馆三馆组成的江西省文化中心投入使用,成为江西最新的文化地标。这是我省文化设施建设的亮点之一。近年来,我省加强省市县乡(镇)村五级公共文化设施网络体系建设,星罗棋布的文化设施覆盖赣鄱大地。截至2020年12月,全省共建有公共图书馆112个,文化馆114个,国有美术馆45个,乡镇文化站1561个,村(社区)基层文化中心2.07万个,主城区和中心镇15分钟、一般村镇20分钟的“公共文化服务圈”初步建立。
——文化活动精彩纷呈。近年来,我省成功举办全国采茶戏会演、全国高腔优秀剧目展演、第六届和第七届江西艺术节、汤显祖戏剧节暨国际戏剧交流月等一系列展演展览活动,极大丰富了全省人民的精神文化生活。2020年以来,受疫情影响,我省文化和旅游部门积极探索,开展线上文化活动。同时,全省各地也积极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广泛开展“百姓大舞台”“文化进万家”等群众性文化活动,将一道道文化大餐送上门,大大提升了服务效能。
——文化精品层出不穷。艺术之花,绽放赣鄱。近年来,全省广大文艺工作者积极行动,创作出一批有筋骨、有道德、有温度的精品力作。2016年至2019年,我省共有77个项目获国家艺术基金资助,资助金额达4645万元,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省艺术创作生产的整体水平。2020年,虽然受到疫情影响,但一部部文艺精品还是鱼贯而出。近年来,我省创新文化投入模式,设立江西文化艺术基金,激发全省文化创新创造活力。此外,我省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文件,完善艺术创作生产机制,建立健全集体组织下的主题文艺创作机制,推动文艺事业加速发展。
——文化产业硕果累累。江西文化资源丰富,文化产业发展势头强劲。2019年,全省文化产业法人单位达3.76万家,其中规模以上文化企业1595家,规模以上文化企业全年实现营业收入1904.42亿元,增长17.3%,增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0.3个百分点,居全国第四位。2020年,规模以上文化及相关产业法人单位实现营业收入2490.47亿元,逆势增长24.35%,比全国增速高出22.15个百分点,增速位居全国第二位、中部第一位。
——文化遗产保护利用成效显著。全省第三次文物普查不可移动文物达3万多处,全省第一次可移动文物普查登录文物32.75万件/套。景德镇国家陶瓷文化传承创新试验区获批,赣南围屋、景德镇御窑遗址、万里茶道成功列入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录,4处大遗址列入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名单。拥有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1个、实验区2个、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88项、省级非遗代表性项目472项。在全国率先成立革命文物处,积极推动长征国家文化公园江西段建设,进一步加强红色文化资源的保护和利用。
美丽江西秀天下
近年来,全省大力实施旅游强省战略,旅游产业鼓点激越,旅游接待人次、旅游总收入连续保持“两位数、二字头或三字头”的增长,在全国旅游百舸争流的赛道上跑出了精彩的轨迹:2016年至2019年,全省旅游接待总人数平均增长率为19.74%,旅游总收入平均增长率为27.64%。
九江庐山
——大战略布局,奏响旅游强省建设最强音。五年来,我省陆续颁布《关于进一步加快发展乡村旅游的意见》《关于全面推进全域旅游发展的意见》《江西省旅游景区优质旅游先锋行动三年计划》《江西省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9—2021年)》《关于进一步激发文化和旅游消费潜力的实施意见》《关于促进民宿健康发展的意见》等重要文件,基本形成了旅游强省建设的政策体系。
——大融合发展,“诗和远方”珠联璧合。2018年,组建江西省文化和旅游厅,推动全省11个设区市、100个县(市、区)在2019年3月前均挂牌成立文化广电新闻出版旅游局,在全国较早实现了省、市、县三级文化和旅游主管机构的职能调整和“三定”工作,有效破除了文化和旅游产业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
——大品牌创建,让“江西风景独好”更闪亮。五年来,我省旅游品牌创建成效显著。景德镇国家陶瓷文化传承创新试验区获得国家正式批复;南昌滕王阁、萍乡武功山、九江庐山西海等成功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全省国家5A级旅游景区总数增至13个,数量居全国前列。截至目前,全省共有13家国家5A级旅游景区,193家国家4A级景区;2家国家级旅游度假区,26家省级旅游度假区;4家国家级生态旅游示范区,30家省级生态旅游示范区。
——大改革推动,激发旅游发展新活力。景区管理体制改革全面深化,庐山“市局合一”管理体制正式运行,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阶段性成果;武功山在完成“六个统一”的基础上实现委托经营管理,基本结束“一山三治”局面;庐山西海管理体制改革基本落实到位。旅游市场综合监管体制改革加快推进,省文化和旅游厅联合省高院建立“三定三快一重”旅游审判工作机制。严格实施文化和旅游市场黑名单制度,推动建立覆盖省、市、县(景区)三级文化和旅游诚信退赔机制。
——大创新引领,提升旅游环境软实力。《江西省旅游者权益保护条例》于2020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成为全国第一部旅游者权益保护的地方性法规。我省在全国率先推出“旅游厕所革命先锋行动”;推进“一部手机游江西”项目建设,智慧旅游监管平台功能不断完善;制定出台《智慧景区建设指南(地方标准)》,全省智慧旅游景区建设加速推进。
——大开放破题,入境旅游市场实现新突破。五年来,我省充分发挥旅游在国际交流合作中的积极作用,构建江西全面开放新格局。五年来,我省全面打响入境旅游攻坚战,从2016年全省接待入境旅游者182.18万人次、旅游外汇收入5.85亿美元,到2019年的197.2万人次和8.7亿美元,江西入境旅游市场逐年平稳增长。
且以诗意共远方
走过千山万水,仍需跋山涉水。
“十四五”时期,全省文化和旅游系统将聚焦“作示范、勇争先”目标定位和“五个推进”重要要求,紧紧围绕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坚定文化自信,增强文化自觉,准确把握新发展阶段、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以推动文化和旅游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文化和旅游新期待为根本目的,统筹文化和旅游、事业和产业、发展和安全,推进文化铸魂、发挥文化赋能作用,推进旅游为民、发挥旅游带动作用,推进文化和旅游融合、努力实现创新发展,进一步提升赣鄱文化软实力,建设更具影响力的文化强省和旅游强省。
南昌汉代海昏侯国遗址公园
——赣鄱文化引领力实现新提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聚人心作用进一步增强,红色基因更好传承与弘扬,社会文明程度不断提高。红色、绿色、古色文化标识更加鲜明。社会主义文艺繁荣发展,推出一批讴歌新时代、反映新成就、代表江西文化形象的优秀舞台艺术、美术、影视等文艺作品。江西文化“走出去”步伐加快,赣鄱文化国际传播力、影响力进一步提升。
——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利用得到新增强。建好景德镇国家陶瓷文化传承创新试验区,打造对外文化交流新平台。中医药文化传承发展效果显著。文物、非物质文化遗产和古籍实现系统性保护。红色文化和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创新发展走在全国前列。
——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取得新进展。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更加健全,服务效能进一步提升,文化和旅游服务供给力显著增强。基本建成城乡一体、区域均衡、人群均等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人民群众享有更加充实、更为丰富、更高质量的精神文化生活。
——文化产业竞争力取得新优势。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和市场体系进一步健全,优质文化产品供给进一步扩大,更多优质文化产品进入国际国内市场,文化消费更加旺盛。文化及相关产业增加值占GDP(地区生产总值)比重不断提高,文化产业对国民经济增长的支撑和带动作用得到更好发挥。
——旅游业贡献度达到新水平。旅游业体系更加健全,“江西风景独好”品牌形象更加深入人心。国内旅游和入境旅游人次稳步增长,旅游收入不断提高,旅游业对国民经济综合贡献度不断提高。全域旅游示范省建设成效显著,新增一批富有赣鄱特色的高品质国家级旅游景区和度假区,打造成为红色旅游首选地、最美生态旅游目的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体验地,建设成为世界知名旅游目的地。
——现代化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得到新提升。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和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体制机制更加完善,建立较为完善的文化和旅游融合体制机制和支持高质量发展的法治、标准、信用、政策、安全、监管等制度体系,治理效能明显提升。
赣州江南宋城历史文化街区
我省提出,到2025年,文化及相关产业增加值占全省GDP比重力争达到5%;旅游接待总人次达到10亿人次,旅游总收入达到1.2万亿元;国家级旅游度假区达到5家;国家5A级旅游景区数量继续进位赶超,达到15家。
围绕实现“十四五”时期文化和旅游发展目标,我省将从“以江西文化资源为基础,以国家4A级以上景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等提升能级、带动辐射为重点,以景德镇国家陶瓷文化传承创新试验区、长征国家文化公园(江西段)建设等为突破,以文化和旅游产业固链、强链、补链为抓手”四个方面,对文化和旅游发展的空间和战略进行谋篇布局。
上饶铅山葛仙村
蓝图绘就,关键在于落实。全省文化和旅游系统将继续围绕文化强省、旅游强省建设,以扎实有效的保障措施推动文化和旅游大发展、大跨越,概括起来为“一个工程、八大体系”。“一个工程”是指:实施社会文明促进和提升工程。“八大体系”是指:构建新时代文艺创作体系、完善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利用体系、健全现代文化和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健全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完善现代旅游业体系、完善文化交流和旅游推广体系、建设文化和旅游融合创新体系、建立文化和旅游现代治理体系。
——实施社会文明促进和提升工程。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文化和旅游发展,大力传承红色基因,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提高人民群众文明素养和审美水平,促进满足人民文化需求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相统一,不断提升社会文明程度。
——构建新时代艺术创作体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守正创新、培根铸魂,推出更多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影响广泛、群众欢迎,反映时代新气象、讴歌人民新创造的文艺精品。
——完善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利用体系。加强对文化和自然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建立整体保护、活态传承、创新发展体系,使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发展成果更多惠及人民群众。
——健全现代文化和旅游公共服务体系。优化城乡文化资源配置,统筹加强文化和旅游公共服务设施软硬件建设,促进公共文化服务提质增效,构建城乡一体、区域均衡、人群均等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健全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完善文化经济政策,深入实施文化和旅游产业链链长制,扩大优质文化产品供给,实施文化产业数字化战略,加快发展新型文化企业、文化业态、文化消费模式,不断健全富有竞争力的现代文化产业体系。
——完善现代旅游业体系。深化旅游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优化旅游产品供给,建设世界知名旅游目的地,建设一批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和休闲度假示范项目,打造一批文化特色鲜明的国家级旅游休闲城市和街区,努力实现旅游业高质量发展。
——完善文化交流和旅游推广体系。着力创新方式方法,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市场,推动文化和旅游“走出去”,全面准确、生动鲜活讲好中国故事、江西故事,传播江西声音,不断增强赣鄱文化的亲和力、感召力和影响力。
——建设文化和旅游融合创新体系。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以文化提升旅游内涵品质,以旅游促进文化传播和消费。把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推进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优化科技创新生态,全面提升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水平、科技创新能力。
——建立文化和旅游现代治理体系。聚焦文化和旅游发展的关键环节,推进文化和旅游法治建设,深化管理体制机制改革,优化发展环境,提升安全防范能力水平,充分激发文化和旅游发展的内生动能。
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全省文化和旅游系统将扎实做好“十四五”文化和旅游发展规划实施工作,努力将加快文化强省、旅游强省建设作为推动全省经济社会高质量跨越式发展的强大引擎,为谱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精彩的江西篇章、描绘好新时代江西改革发展新画卷作出积极贡献。
鄱阳湖候鸟
来源:江西日报
单位地址:江西省南昌市红谷滩区会展路199号红谷大厦A座11楼
联系电话:0791-83838278
海昏侯国遗址公园旅游咨询电话:0791-8308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