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馨梅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充分保护、发掘和利用海昏侯国遗址的建议》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感谢您对海昏侯国遗址保护、研究、利用、宣传和旅游发展提出的宝贵意见和建议,这个提案对海昏侯国遗址公园建设和发展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为了保护、开发、利用好海昏侯国遗址这一宝贵历史文化财富,我局认真贯彻省委省政府对遗址公园建设“三四三”的目标要求,根据 “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文物保护方针的要求,按照突出重点、远近期结合、整体推进的原则,提出了“一年打基础、两年有变化、三年保开园”的自我加压工作安排,紧张有序的展开了各项文物保护利用和遗址公园建设的基础工作。
一、将海昏文化研究放在重要位置
自2011年以来,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开始对紫金城城址与铁河古墓群进行考古勘探和调查和发掘,发现了海昏侯国都城紫金城城址、历代海昏侯墓园、贵族和平民墓地等为核心的海昏侯国一系列重要遗存,探明了刘贺墓园的形制、布局与组成,证明该墓园是以海昏侯和夫人墓为中心建成,共同构成了完整的大遗址单元,是目前发现的面积最大的、保存最好的、内涵最丰富的汉代侯国遗址。2016年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于《考古》期刊发表《南昌市西汉海昏侯墓》发掘简报,《文物》2018年第11期刊登了《江西南昌西汉海昏侯刘贺墓出土漆木器》等刘贺墓出土文物研究专辑。出版了《五色炫曜:南昌汉代海昏侯国考古成果》《海昏侯刘贺》等专著。2016、2017年连续两年,管理局承办了中国秦汉史研究会暨海昏历史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共收集海昏侯论文200余篇,编辑《论文集》5册,其中有关海昏侯论文100余篇,为海昏侯出土文物及海昏文化研究作出了重要贡献。
二、着力打造“海昏”品牌,发展文化产业
1.强力保护海昏品牌。遗址管理局对“海昏”“海昏侯”“海昏侯国”开展了全系列的商标注册保护,积极争取国家商标局、省市工商局、省版权局支持,申请登记“海昏”、“海昏侯”商标图案,进行了25大类“海昏”商标和45大类“海昏侯”商标的申报注册,并驳回近百家“海昏”类商标的抢注,对海昏文化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效的品牌保护。
2.深度开发海昏文化旅游商品。以海昏侯国遗址出土文物为依托,坚持自主开发与合作、授权相结合的方式,加强文化创意产品研发,增强发展活力,扎实做好海昏文创产品开发,推出了海昏系列文创商品100多款,丰富了海昏文化内容,提升了海昏文化影响力。
三、强化宣传推广,扩大宣传格局
海昏侯考古宣传方面,遗址管理局始终贯彻“坚定文物自信,讲好海昏故事”,利用各种媒体平台,高频次宣传海昏侯国遗址公园研究保护利用成果、遗址公园建设进展、打造海昏文化IP、海昏侯墓二号墓、五号墓发掘成果等内容,与央视CCTV-9纪录片频道、CCTV-10探索发现栏目、中国国家地理等媒体合作拍摄纪录片。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新华社等中央级媒体、《中国文物报》、《江西日报》、江西卫视等省级媒体、《南昌日报》、南昌电视台等市级媒体发稿数百条,百度搜索“海昏侯”“遗址公园”等关键字相关网页破百万条,“两网两微”点击访问量破亿次。同时积极扩大海昏品牌宣传,参加世界VR产业大会等推介活动,海昏宣传进一步扩大,“两网两微”点击访问量破亿次,管理局官方微博荣获“2018年度文博十大影响力官微”。
四、高起点快速推进遗址景观旅游区建设
按照省委省政府“三四三”的目标要求,管理局高标准扎实推进遗址公园建设,按照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国家5A级文化旅游景区建设标准,完善遗址公园旅游配套设施和功能,策划一系列具有海昏历史文化特色旅游体验产品和旅游项目,丰富遗址公园旅游业态。依据资源特色及功能定位,遗址公园及周边区域规划了“一核、一带、三组团、五片区”四大片区:以遗址公园为核心,依托紫金大道发展的文旅产业带,由铁河集镇、海昏文旅小镇、大塘集镇组成三大组团,形成东部观光农业区、南部美丽乡村建设区、文化体验区、滨湖生态观光区等五大区域,未来将逐步在遗址公园及周边区域植入相关的旅游业态,提升旅游品质。目前,遗址公园正按照既定的规划,有序推进海昏(旅游景观)大道、游客展示服务中心、遗址博物馆、刘贺墓园保护与展示工程(一期)等项目建设,为遗址公园2019年年底高标准开园开放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下一步,我局将认真学习其他遗址公园和5A级景区建设和运营管理的先进经验,以创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和国家5A级景区的标准,精心谋划、精致建设、精心准备,做到凡事心中有格局、事事落成有标准,以工匠精神努力将遗址公园打造成为处处是景点的精品工程,打造成大遗址保护的“江西样本”和江西文化“新地标”。
2019年8月8日
单位地址:江西省南昌市红谷滩区会展路199号红谷大厦A座11楼
联系电话:0791-83838278
海昏侯国遗址公园旅游咨询电话:0791-8308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