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35处入选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发布时间:2019-10-23

  近日,国务院发布通知核定并公布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江西入选35处(新增32处,并入已有国保单位3处),入选数量居全国第8位。其中,古遗址6处,古墓葬1处,古建筑13处,近现代重要史迹代表性建筑15处。截至目前,我省共有国保单位160处,在全国各省排名第14位,国保单位总数排名前移2名。


  我省是历史文物大省、革命文物强省,文物资源非常丰富。保护利用好这份珍贵的文化遗产,对开展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坚定文化自信,提升江西文化底蕴,促进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均有重要意义。


江西省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老虎墩遗址


  老虎墩遗址位于江西省靖安县高湖镇中港村,是一处典型的土墩遗址,高出周围稻田约2~3米,现存面积约4300平方米。


  遗址于2007年发现。2009~2011年秋冬,对遗址展开三次考古发掘,发掘面积共计1241平方米,揭示了遗址从新石器中期到明代的丰富内涵,包括新石器晚期墓葬121座、汉晋墓葬8座、灰坑83个,祭祀坑32个,房址8处和道路1条,出土大量遗物。


  老虎墩新石器时代遗存最为丰富重要,可分为四期,其中第一、三、四期遗存均可明确为新的文化类型,第二期遗存与樊城堆文化、薛家岗文化郑家坳类型关系密切。第一期,距今8000~7600年左右,遗迹有少量房址、道路和灰坑,出土大量陶器和少量石器,陶器器类有凹折沿釜、高领罐、双耳罐、圈足盘等,见有少量彩陶。第二至四期,距今4600~3800年左右,为新石器晚期遗存,遗迹以高台墓葬为主,见有少量有房子、灰坑等,出土了大量陶器、石器,少量玉器。


  周代见有少量房址、灰坑。汉晋时期以墓葬为主,其中东汉墓葬规模较大,出土大量陶器,一些瓷器、铜器、铁器和石器。明代有少量灰坑和墓葬。


  老虎墩新石器遗存新颖独特,延续时间长,演变序列清楚,年代相对清晰,很大程度上填补了江西地区史前文化序列的空白,为江西地区新石器时代文化研究树立了年代学标尺。同时,老虎墩新石器遗存文化面貌多元,其发展过程中与周边文化存在不同程度的联系,对研究长江中下游及华南地区文明进程和区域文明模式具有重要价值。此外,老虎墩周代遗存、东汉墓葬也具有较高的历史、科研价值。


  地址:江西省靖安县高湖镇中港村

  开放信息:有限制开放

 

  2、山背遗址



  山背遗址是一处遗址众多、规模庞大的新石器晚遗址群,其文化内涵丰富、特色鲜明,有学者将其命名为“山背文化”,是江西地区新石器晚期一支颇具代表的地方文化类型。山背遗址是江西省迄今发现为的唯一一处规模较大的玉器制造作坊群,并且以生产玉琮等高等级礼器为主。山背遗址出土较多的动植物遗存为史前环境研究、农作物驯化研究提供了材料。山背文化文化面貌多元,在其发展过程中与周边文化存在不同程度的交流,尤其是对湘江下游“磨山晚期——舵上坪”、鄂东南“尧家林”类型等同时期文化产生强烈影响,是赣鄱地区古文化向外传播的重要支点。


  地址: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上奉镇山背村

  开放信息:对外开放

 

  3、锅底山遗址



  锅底山遗址是一处新晚至商周时期聚落群,是了解环壕类遗址聚落群的分布规律、文化性质及功能布局的典型遗址,是建立抚河流域先秦文化编年序列、厘清樊城堆文化的发展脉络及上、下限问题的珍贵实物资料,为重新认识江西及南方片区先秦时期的文化面貌、深入研究展现早期中华文明多元一体格局、推进早期中国区域文明模式研究提供了新视野,具有重要的历史与考古价值。


  地址:江西省抚州市宜黄县棠阴镇解放村太坪上组东北

  开放信息:对外开放


  4、南窑遗址



  南窑遗址位于景德镇市乐平市接渡南窑村东北面。遗址的考古发掘获评“2013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考古研究表明南窑烧造历史悠久,距今有1200多年的烧造历史,是瓷都景德镇境内目前已知最早的窑业遗存,对探索瓷都景德镇早期窑业的技术源流、传播与影响具有十分重要意义,不仅填补了景德镇地区唐代瓷窑遗存的空白,而且把瓷都景德镇的制瓷历史向前推进了200年,是瓷都景德镇“工匠八方来,器成天下走”的先声,为明清时期瓷都景德镇的兴起奠定了坚实的技术基础。


  地址:乐平市接渡镇南窑村

  开放信息:开放

 

  5、五府山银铅矿遗址



  五府山银铅矿遗址位于江西省上饶市上饶县五府山镇塘里村,村域内山形地势陡竣,植被茂密,古良河水量丰富,是江西东北部武夷山北麓区域一处唐、宋时期的银铅开采、冶炼遗址。


  五府山银铅矿遗址位于塘里村北面,俗称“上、下梨子坑”的东侧山体上,分布范围约1.5平方公里,由唐、宋铅银矿采区、冶炼遗迹、生活居址三大部分构成。代表性遗迹有唐代铅矿采洞16处,宋代银矿采洞24处,炼渣堆积2处,生活居址遗迹2处。出土有大量铅、银炼渣和近百件唐宋时期的壶、罐、碗等生活用瓷器残片。


  五府山银铅矿遗址是中国第一处先后开采铅银两种贵金属的矿山遗存,其使用“火爆法”地下采矿,运用了通风、提升、运输、排水等采矿配套技术设施,尤其采用先进的“吹灰法”炼银,其银冶炼技术在中国矿冶科技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历史地位。为铸造盛唐和大宋文明曾作出过历史贡献,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科学价值、社会价值。


  地址:江西省上饶市广信区五府山镇塘里村梨子坑

  开放信息:对外开放

 

  6、浮梁双峰塔



  浮梁双峰塔位于江西省景德镇市浮梁县勒功乡勒功村宝莲山双峰寺遗址左侧山坡上,因位于宝莲山两个山峰之间,故名“双峰塔”。是一座始建于北宋天圣年间(1023-1031)的砖石佛塔。双峰塔为就地取材特别烧制砖,六角六面。外体五层以及底部须弥座和顶部刹座,共分七个部分,内体依外体五层,在各层间增设夹层,累计九层。采用内体空筒式穿壁绕平座结构,应属砖体楼阁式佛塔。塔为六角五层,坐东朝西,残高16.2米,维修后高19米,底层每边只有 3.5 米,无平座层,是典型的弧身塔,平面每边约为拱率二十分之一的弧线,塔身亦呈弧线。内部每面面阔1.13米,塔壁厚1.95米,塔对角距离7.00米。第一层塔身特别高,为4.55米,外层表面分成上、下两段,两段交接处留有梁槽的痕迹和外跳平座的基脚插孔。外五层,每面各开六门洞,一、二层以上,有二个门洞为内外出入通道,另二个为上下通道,其余二个隔断作内壁龛;夹层亦在各面开洞,内做壁龛及佛龛。隔层有木质楼板,塔内外均置层砖叠涩挑檐。塔内壁、壁龛、佛龛、门洞面层以纸巾白灰粉刷饰面,饰以白色。


  这种弧身塔,在我国历代佛塔中只存一二,非常稀缺,具有很高的科学营造水平。同时,塔内佛龛中的石雕佛像,刀法精细,线条流畅,千姿百态,栩栩如生,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


  地址:浮梁县勒功乡勒功村宝莲山

  开放信息:对外开放

 

  7、福寿沟



  福寿沟是赣州古城地下的大规模古代砖石排水管沟系统。福寿沟利用地势高差,连通城内坑塘水系蓄洪,通往城墙处的水窗;以单向水窗阻挡赣江洪水,并在洪水消退时向赣江排涝。


  福寿沟的创设应早于北宋熙宁年间。按嘉靖《赣州府志·卷五·创设》的记载,“宋熙宁中,知州刘彝谋置水窗”,则北宋熙宁时,福寿沟已经存在。后经历代修浚更新。最近一次大修在1953—1963年,为期十年。此次修缮使用了数以万计的,印有铭文的宋-清代历朝赣州城墙砖。

福寿沟沿用千年,是个典型的活文物。至今仍是赣州旧城区排水道的主要构成部分,使赣州古城“暴雨不涝”。原管沟总长不少于12.6公里,至少有1.9公里仍保留古代的形制和材料。


  目前已勘测的均井巷-姚衙前、罗家巷两段历史原构沟段,主沟共1066.4米,支沟共37.5米。主沟为0.7-1米宽,1.1-1.35米高的管沟,青砖拱券顶,砖石侧壁,底部平整。保存完好,原构留存,有丰富的历史信息叠加,功能依旧。


  福寿沟与赣州城墙结合,形成有效的古城防洪排涝系统,是中华几千年城市文明的成功典范,此类历史遗存极为罕见。福寿沟历代更新演变,留下丰富的实物遗存和历史信息,是宋城赣州千年历史的活见证,也是研究中国古代城市建设的珍贵实证资料。2016年8月22日,李克强总理考察福寿沟,称赞福寿沟防洪排涝,造福百姓,延寿千秋,这说明中国城市地下设施营造经验值得赞叹。


  地址:赣州市章贡区老城区地下

  开放信息:暂不对外开放

 

  8、浮梁红塔


  浮梁红塔位于江西省景德镇市浮梁县浮梁镇旧城村,即历史上浮梁县县城西南角的太平坊。始建于宋代建隆二年(公元961年),原名“西塔”,又称“大圣宝塔”,后因受雨水侵蚀使塔身通体被外渗的红壤浆液染红,故又俗称“红塔”。据史料记载, 由于此塔完全是靠和尚化缘捐款修造, 并且完全靠人力填土搭架子, 一层层泥土堆积建成, 故此塔修建耗时79年才竣工。


  该塔通高40.47 米,七层六面,由须弥座、七级塔身和塔刹组成。塔身皆用大型青砖实砌, 每层均用青砖叠砌出外挑平台, 不设钩栏。塔身各层均设暗层,且建有楼梯供人登临,塔内累计14层。它采用内体空筒式穿壁绕平座结构,属砖体楼阁式佛塔。


  红塔是江西境内时代最早、体量最大、保存最好的古塔之一,被誉为“江西第一塔”;素有浮梁“古代城徽”之誉, 也是古老浮梁的象征、历史的见证;红塔反映了北宋初期佛塔的建筑外貌和艺术造型的时代特征, 是座具有融合中国古塔特殊风格和江南建筑特色的佛塔,是研究浮梁地方史和塔刹建筑史极其珍贵的实物资料。


  地址:浮梁县浮梁镇旧城村

  开放信息:对外开放

 

  9、大司马牌坊



  大司马牌坊建于明万历二年(1574年),为纪念明代抗倭明将谭纶而建,距今已有430多年的历史。三间六柱式花岗石牌坊,


  大司马牌坊是一座全石榫卯、雕工精致的纪念性牌坊,是研究中国历史和古代建筑艺术的珍贵实物,同时也是研究谭纶人物生平的实物资料,具有极高的历史、艺术及科学价值。


  地址:江西省宜黄县城东北12公里凤冈镇桥下村王家场巷口

  开放信息:对外开放

 

  10、龙南乌石围



  乌石围又名磐石围,位于龙南县杨村镇杨村村,始建于明代万历十年(1583),于万历三十八年(1610)完工,历时28年,系赖氏先祖赖景星所建。因围屋门前有一块状似蟾蜍的乌石得名。乌石围坐东南朝西北,前方后圆,内方外圆,面阔52.4米,进深42.3米,占地约2400平方米。围墙高约9米,周围设四个炮楼,围前有禾坪、照壁及日月形池塘。围内木刻、砖雕、山墙做工精美,屋脊翘角上的狮、象灰塑栩栩如生,具有极高的历史和艺术价值。乌石围是赣南现存客家围屋中历史最悠久的一座,对于研究赣南、粤北、闽西地区的客家民居的相互影响与发展演变具有重要的价值。乌石围作为赣南围屋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遗产点于2012年被国家文物局列入了《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录》,2018年被江西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六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地址:赣州市龙南县杨村镇杨村村

  开放信息:对外开放

 

  11、济美石坊



  济美石坊位于江西省宜春市奉新县会埠镇西庄村招边组的南潦河北岸旁,距县城28公里。石坊于明万历二十七年(1599年)动工建造,建成于明万历二十九年(1601年),距今400余年。


  据《江西胡氏大成谱》记载:此坊是明皇朝为表彰华林胡氏后裔胡士王秀 及其祖先胡仲尧、胡仲容兄弟赈饥、创南康桥、造冯川桥、建华林书院修孔子庙等善行义举功德而修建。


  济美石坊平面呈口字型,四方四柱。从每边看均为二柱五楼,内外一致,总体为四柱二十楼,柱不出头的仿木结构石制牌坊。边柱、额坊、童柱上均刻有人物、花卉、禽兽和几何图案,所用雕刻手法有平雕、浅浮雕、高浮雕、透雕、线刻、缕雕等多种手法,千姿百态,形象生动,每块雕刻构件都是一件精美的艺术品,可谓是明代石雕建筑中的瑰宝,极为罕见。


  济美石坊是江西省唯一的四方牌楼,极具文物价值。1984年,奉新县人民政府将其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1987年12月,江西省人民政府公布济美石坊为第三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地址:江西省宜春市奉新县会埠镇西庄村招边组的南潦河北岸旁

  开放信息:对外开放

 

  12、棠阴古建筑群



  棠阴镇是江西历史上著名的手工业商镇之一,北宋天圣九年(1031年),吴氏迁居至此,种植甘棠而得名,至今已有970多年的历史。棠阴古建筑群建筑类型多样,有祠堂、官邸、店面、门楼、牌坊、砖塔、廊桥、路亭、民居近100处,尤以八府君祠、迎恩塔、承恩坊、罗家大院、官帽厅民居为杰出代表。古建筑群既保存了明清盛时的建筑风格,又体现了棠阴镇当地的历史经济文化水平和建造者的审美情趣。被国内建筑学者誉为“明清建筑史的缩影”,是研究我国古代、尤其是南方地区古代砖木结构建筑极为珍贵的实物资料。


  地址:江西省抚州市宜黄县棠阴镇

  开放信息:对外开放

 

  13、官溪胡氏宗祠



  官溪胡氏宗祠位于玉山县东南部仙岩镇内村境内,距县城约30公里。宗祠建于明万历四十二年(公元1614年),占地面2264.2平方米,建筑面积3386.3平方米,规模宏大,至今已有四百多年的历史,清光绪十年(1884)进行的扩建,仍保持了明代建筑的艺术风格,飞檐翘角,雕刻精致,斗拱迭饰,特別是巍峨宏伟的十一开间大门廊为宗祠建筑中所罕见,整个建筑群多处浮雕,图案丰富格调古朴素雅,是座具有江南传统韵味的府第式宗祠,以徽派建筑风韵屹立在中国古代建筑之林。宗祠建筑线条粗犷,作风淳朴,是民间建筑的精品,江南典型的大宗祠代表之一,也是明清时期南方最具代表性的高等级乡土建筑,是古代民间建筑专家的杰作、能工巧匠智慧的结晶,充分体现了建筑技艺上的高超本领,对研究古代民间建筑特别是祠堂建筑形式和技艺具有重要的价值。


  官溪胡氏宗祠建筑年代清晰,建筑结构保存完整,设计布局有序,施工考究,风格独特,是宝贵的古建筑艺术遗产。官溪胡氏宗祠主体建筑由门廊、门厅、戏台、前天井、正厅后天井、享堂、小斤、左右厢厅、左右附房组成,最大限度地利用木结构的特点,不是以单一的独立个别建筑物为目标,而是以空间规模巨大,平面铺开,相互连接和配合的群体建筑为特征的,重视各建筑物之间的平面整体的合理安排。整个建筑平面呈矩形,门廊、门厅、戏台、天井、正厅、享堂、厢斤、附房等各个部分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展现了严肃、方正、井井有条的理性精神,空问布局讲究谨均衡,但却灵活舒畅,使整个建筑既扩大了空间,又使各个独立的建筑相互连接,成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既科学又合理,具有很高的科学价值。官溪胡氏祠背依后背山,正面为桃溪、照壁和半月形月池,左前为文昌阁,右前方是桃源桥,依托充满美感的自然环境,构成宽松、和谐、舒畅均衡的总体空间,将宗祠建筑与周边自然环境融为一体,形成得景随形、天人合一、人文与生态和谐统一的美丽画卷。官溪胡氏宗祠是当地规模最宏伟、装饰最华丽的建筑群体,记录着胡氏家族的辉煌与传统,是胡氏家族的圣殿,不但巍峨壮观,而且注入汉族传统文化的精华,与文昌阁、桃源桥、古井相辉映,成为当地一大独特的人文景观。


  官溪宗祠建筑文化精髓及精神层面上的意义,不仅融进了散居各地的胡姓子孙血脉中,而且在定程度上影响着赣浙闽三省周边地区的建筑风格和人文精神,对研究民间大型建筑的选址、布局以及中国宗祠文化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


  地址:江西省玉山县仙岩镇内村

  开放信息:有限对外开放

 

  14、十都王家大屋



  十都王家大屋位于江西省上饶市广丰区嵩峰乡十都村。为清乾隆三十四年(1769)当地纸商富豪王集贤所建宅院。


  十都王家大屋是江西目前遗存最大的古民宅。大屋体量宏大,布局完整;宅院规划科学,主从有序、功能分明。大屋三面环山,一面临水,形成了一道天然的屏障,既防天灾,又避兵匪人祸,俗称“金带环抱”,符合当时的社会环境,选址科学。


  十都王家大屋装饰华美、工艺精湛,是江南清代宅第民居建筑的优秀代表作。其装饰、绘画、雕刻图案内容丰富、石雕、木雕工艺精湛,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


  十都王家大屋地处赣东北,为赣浙交界区域,大屋充分展示了两地建筑文化的交汇与融合。在梁架及小木作和雕刻工艺上均体现了浙江与江西相互影响的建筑手法,成为王家大屋较为典型的建筑特征;在清代赣东北民居中具有独特的建筑风格。


  十都王家大屋历经二百余年,基本保存完好、边界清晰,是江西现存规模最大的清代民居之一,在我国南方地区也属少见。具有很高的文物价值,是研究江西乃至我国南方地区清代民居营造技术的珍贵实例;也填补了江西大型宅第民居类国家级文物展示的空白。


  地址:上饶市广丰区嵩峰乡十都村

  开放信息:对外开放

 

  15、奎璧联辉民宅



  奎璧联辉民宅始建于清乾隆八年(1743年),建筑坐西向东,庭院大门坐南朝北,建筑占地面积1881平方米,有大小庭院二处,天井11处,绣花楼1处,主体房间34间,店铺6间,为内住宅、外商铺商住合一民居。奎璧联辉民宅建筑规模宏大,是江西东南部较为罕见的大型建筑。建筑为商住两用,结构布局独特,具有浓郁的地方建筑特征。建筑的木雕、砖雕、石雕工艺精美,题材丰富,为研究清朝时期的思想文化、民俗风情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证据,具有很高的历史、艺术及科学价值。


  地址:江西省抚州市广昌县驿前镇下街

  开放信息:对外开放

 

  16、浮梁县衙



  浮梁县衙位于江西省景德镇市浮梁县浮梁镇旧城村,始建于唐朝元和十一年(公元816年),清朝道光年间最后一次大修,距今170年。按照清道光《浮梁县志》中的浮梁县署分布图记载,县衙坐北朝南,主体建筑在东、中、西轴上,呈三列由南向北依次排列,中轴线上分布有照壁、头门、仪门、衙院、六房(吏房、户房、礼房、兵房、工房、刑房)、大堂(正堂)、二堂、三堂、花厅、后花园。现存浮梁县衙,是修复后中轴线上的六组古建筑,南至照壁、北至后院北围墙,东、西两侧以衙院围墙为界,占地2356.97平方米。


  浮梁县衙是我国江南唯一保存完整的封建时代县级衙署,因此被誉为“江南第一衙”。又因浮梁县在古代下辖瓷都景德镇,出产瓷器与茶叶,贡赋多,属于上邑,知县官居五品,高于一般的七品县官,因而其县衙的建筑规制也较高,被誉为“中国第一县衙”。它不仅保持了衙门特有的威严气势,又不失江南庭院的素雅、秀丽之美,是研究中国古代县级政权机构设置及功能划分不可多得的实物标本。尤其是它朴实的建筑装饰及丰富的楹联文化内涵,对当今我国廉政建设还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地址:浮梁县浮梁镇旧城村

  开放信息:对外开放

 

  17、玉山考棚



  玉山考棚旧称“试院”,南临玉山县城十字街。清乾隆五十七年(1792年)知县丁如玉始建,后坍塌。道光十八年(1838年),知县张兼山发动全县乡绅捐款,在原址上重建。咸丰年间遭兵灾焚毁,板壁、号榭、几案尽毁。同治六年(1867年),知县王大枚设善后工程局修葺如故。民国三十三年(1944年)以后,江西省立玉山临时中学、玉山简易师范学校和卫生学校先后迁此办学。1972以后,为玉山县轴承厂职工宿舍。


  玉山考棚南面为门厅,北面为公堂,相对而立。门厅和公堂之间是两排东西相向、各有五十开间的号舍,布局结构保存完整,中轴线院落关系明晰,主体建筑基本保持了清同治时期的建筑格局,形制特征、材料和工艺特点等方面保留了历史原状,与《钦定大清会典事例》“考棚有堂,上设公座,堂外甬道东西两侧设考案”的记载相吻合,在国内可查考的十余处考棚中,如河北定州、云南建水、广东龙川、陕西蒲城等考棚,都曾是府试或院试的考场,只有玉山考棚是全国唯一保存完整单纯的县试场所,填补了童生县试考棚的空白,对研究清代县试考棚布局和童生县试制度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


  分科考试选拔官吏及后备人员的科举制度,从隋朝大业元年(605年)开始实行,到清朝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举行最后一科进士考试为止,历经了1300年,在一千多年的历史长河中一直是莘莘学子们“学以优则仕”的重要途径,是中国人文文化的重要内容,与此相关联的玉山考棚,与书院、学宫、孔庙、贡院一样都是封建教育体系的历史见证,对研究科举制度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


  王山考棚建筑群为合院式布局,门厅檐柱上的撑拱雕刻鳌鱼、菊花等吉样图案,寓意“独占鳌头”、“大吉大利”;上穿枋采用大木雕件,形似“大象鼻”,又似“倒挂龙”“老鼠皮叶”,雕工细腻,形象生动,具有强大的表现力,充分体现了雕刻技艺上的高超本领,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地址:江西省玉山县冰溪镇十字街湖塘沿宝庆桥南头

  开放信息:有限对外开发

 

  18、浒湾书坊建筑群



  浒湾是明清四大雕板印书基地之一,明代万历中后期浒湾开始雕板印书,至清乾隆、嘉庆、道光几朝为鼎盛时期,延续时间100多年,其中几个著名印书堂号如大文堂、两仪堂、善成堂、三让堂、文奎堂、旧学山房和红杏山房等,从康熙印书到光绪,从业达两个世纪。浒湾印书销及全国,人称“赣版”或“江西版”。书坊建筑群由前书铺街、后书铺街和礼家巷三条南北走向的街道组成,中有巷道相通,集中了数百家雕板印书作坊和店铺,现尚存201家,是目前我国唯一保存下来的基本保留原貌的因雕板印刷而形成的古建筑群。


  地址:江西省金溪县浒湾镇

  开放信息:对外开放

 

  19、九江姑塘海关旧址



  近代九江海关于1861年设立,1862年12月21日正式开关征税,是中国近代海关中推行税务司制较早的海关之一,九江姑塘海关旧址见证了中国关税制度的演变:由常关到海关。这是目前国内仅见的海关文化遗产类型。九江姑塘海关旧址位于九江市濂溪区姑塘镇姑塘半岛。在18世纪中叶到20世纪初,这里的姑塘古镇是鄱阳湖入长江唯一黄金水道的通商口岸和商品集散地,曾经的姑塘关是南来北往的商船满载茶叶、大米、木材、瓷器、食盐、夏布、烟叶、纸张、百货、日杂货等等,在姑塘停泊和交纳关税的重要关口,这里是穿越亚欧大陆中俄万里茶道的第一关,因其地处鄱阳湖水系出长江交汇口的交通枢纽地位,决定了其在万里茶道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和不可替代的空间节点的遗产价值。


  九江姑塘海关旧址为江西省境内唯一的保存较为完整的近代海关,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和建筑艺术价值,是研究近代西式海关建筑的标本,同时亦是承载着中国近代开埠和中俄万里茶道遗产价值的历史见证物。

 

  20、安源路矿工人补习学校旧址



  安源路矿工人补习学校旧址位于江西省萍乡市安源区,该旧址为二层四栋三间砖木结构的楼房,楼房上下对称,四周均为宽1.3米的走廊。


  1921年冬,李立三奉中共湖南党组织委派,来安源开展工人运动。他当时以教师的合法身份,由湖南平民教育促进会介绍来安源推广平民教育。李立三租借了这里三间房,开办了平民小学,免费招收工人子弟入学。经过思想教育和实践考察,于1922年1月在安源创办了第一所工人补习学校,即工人夜校。白天小学生在这里上课,晚上工人在这里上课。


  1922年9月,安源路矿工人大罢工胜利后,工人夜校由一所发展到七所,学员一千余人,同时还设立了补习部、子弟部、妇女职业部以及阅报室、图书馆,各工作处还设立了读书处,并备有《工人周刊》《劳动周刊》《大公报》等报刊,供工人业余时间自由阅览。


  地址:江西省萍乡市安源区安源镇安源广场左侧

  开放信息:对外开放

 

  21、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第一团团部旧址



  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第一团团部旧址,原为凤巗书院,建成于1865年,因其位于修水古城凤巘门西南,坐落在古宁州八景之一的凤巘朝阳景点处,故取名“凤巘书院”,是修水书院的“总汇”。它是修水县众多古书院中至今保存较好的少数书院之一。书院原有一进三重,前幢为讲堂,中幢为文昌宫,后幢为魁星阁。目前保留的中幢,比较完整,面积336平方米。梁柱上绘制有栩栩如生的花鸟鱼虫等图案,非常精美。整体格局及周边环境基本保留原历史特征。1927年8月12日至9月9日,秋收起义部队进驻修水县城,山口建军编师后的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第一团团部驻扎在此。


  地址: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义宁镇凤凰山路80号

  开放信息:对外开放

 

  22、中共赣西南第一次党代会旧址



  中共赣西南第一次党代会旧址,即潭溪陂下胡氏总祠(敦仁堂),始建于明成化年间,建筑占地2700平方米。堂名及对联为清代状元刘绎手书。祠堂规模宏大,构思精巧,布局合理,工艺精湛。1929年9月,中国工农红军学校在这里正式创办,朱德任校长,毛泽东任政委,并亲自给员讲课。后迁村内竹影堂继续办学。1930年3月22日—29日,根据“二七会议”精神,在此召开赣西南党的第一次代表大会,选举产生了赣西南特委,并改组赣西南苏维埃政府,曾山任主席。这次大会,标志着赣西南革命根据地正式形成,使赣西南革命斗争出现了一个崭新局面,具有重要意义。

 

  23、峡江会议旧址



  峡江县峡江会议旧址位于峡江县巴邱镇横街100号。旧址建于清末,占地面积6748平方米,建筑面积598平方米,为赣中地区典型民居。红一方面军总前委与江西省行动委员会联席会议(史称“峡江会议”)于1930年10月17—19日在此召开,是红一方面军9月间二打长沙久攻不克撤围,10月初夺取吉安后移师北上向袁水流域推进途中的重要会议。会议由总前敌委书记、红一方面军总政委毛泽东主持。会议讨论了时局、红军行动、土地、资本等问题,通过了《关于土地问题决议案》。会议对纠正党内、军内左倾错误思想,胜利粉碎敌人第一次围剿奠定了思想基础。该旧址对于了解和研究革命战争史和进行革命传统教育具有重要的价值。

 

  24、水西红三军团指挥部旧址



  1930年9月底,红一方面军从打长沙回到江西,向袁水流域转移,其中彭德怀率领的红三军团于1930年10月1日解放江西新喻(现新余市)县城,并在新喻地区开展土地革命斗争。此后,经水西向罗坊、樟树临江等地进发。1930年10月25日—30日,红一方面军总前委与江西省行委在距此10公里远的新余罗坊召开联席会议,史称:“罗坊会议”。期间,红三军团指挥部曾驻扎于此。因此旧址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罗坊会议与兴国调查会旧址群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对研究红三军团的革命活动具有重要价值。


  旧址为清代祠堂建筑,砖木结构,硬山顶,三进两天井,面积561平方米。其廊道与厢房设置独特,是江西祠堂建筑的代表性之一,有较高的建筑艺术和民俗研究价值。


  地址:新余市渝水区(现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水西镇沙陂村

  开放信息:对外免费开放

 

  25、黄陂中共苏区中央局第一次扩大会议旧址



  中共苏区中央局第一次扩大会议旧址位于江西省赣州市宁都县黄陂镇山堂村瑶上村小组,原为“胡氏家庙”,占地面积1404.5平方米,建筑面积2033.6平方米。


  胡氏家庙建于清末民初,座南朝北,平面呈凹字形,两进院落和“四水归堂”式布局。通面阔五间27.35米,通进深四间51.84米,通高12米,局部两层,砖木结构,硬山顶,青砖砌筑的叠落式封火山墙,小青瓦屋面,檐口设勾头滴水。门首用四椭圆柱立起,用砖斗拱承托门顶,脊角上翘,均塑有兽吻,门面上有石格,格子周围阳雕云卷草纹。规模宏大,装饰精美,做工考究,雕梁画栋。建筑由前堂、前廊庑、前天井、中堂、后廊道、后廊庑、后天井和后堂组成构成。


  蒋介石在第一次“围剿”失败后,于1931年2月,以军政部长何应钦代行陆海空总司令兼南昌行营主任,调集十八个师另三个旅20万兵力,“以厚集兵力,严密包围及取缓进为要旨”采取稳扎稳打、步步为营的作战方针,积极部署对中央苏区的第二次“围剿”。为粉碎国民党的第二次“围剿”计划,做好军事、政治、经济等方面的应敌准备工作,1931年2月22日,项英、毛泽东将中共苏区中央局由小布迁驻黄陂山堂胡氏家庙。1931年3月18日至21日,在黄陂山堂胡氏家庙召开了苏区中央局第一次扩大会议,会议由代理书记项英主持。4月17日,在青塘河背新屋续会。


  会议对中共苏区中央局成立两个月以来的工作进行了首次总结,传达了中共中央六届四中全会精神和“国际来信”反对“立三路线”指示精神,就第二次反“围剿“的战略方针进行了首次讨论,此外还讨论了土地问题、富田事变、共青团工作、目前的形势与任务以及增选彭德怀、林彪、周以栗、曾山、陈毅为苏区中央局委员。通过了《关于富田事变的决议》等5项决议;


  中共苏区中央局第一次扩大会议是中共苏区中央局成立以后召开的第一次会议,这次会议是中共苏区中央局贯彻“国际来信”坚决反对“立三路线”指示精神的一次重要会议,它有力地抵制了“立三路线”在中央苏区的贯彻实施,为确保红军“诱敌深入”战略方针的实施,对打赢第二次反“围剿”战争发挥了重要作用,旧址对研究第二次反“围剿”及中共苏区中央局的历史具有重要历史价值;旧址三面环水,布局构思巧妙,规模宏大、特色鲜明,装饰别具一格,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是赣南客家宗祠建筑建筑的典型代表,对研究清代晚期至民国初期赣南宗祠建筑提供了宝贵资料,具有较高的科学和艺术价值。


  地址:赣州市宁都县黄陂镇山堂村瑶上村

  开放信息:对外开放

 

  26、宁都会议旧址



  宁都会议旧址位于江西省赣州市宁都县东山坝镇小源村委会小源第四村小组,原为曾氏房祠“榜山翁祠”,总占地面积283.5平方米。


  榜山翁祠建于清康熙年间(1662~1722),平面长方形,座西北朝东南,通长22.67m,通宽13.55m,通高9.9m,占地面积307.2㎡,砖木结构,小青瓦屋面,檐口设勾头滴水,垒瓦脊,脊角上翘装饰兽吻,硬山顶,山面为叠落式封火山墙。建筑由门廊、门厅、天井和正厅组成。地面主要为青砖工字缝墁地,局部卵石墁地。墙面为青砖眠砌下碱,墙身为单丁一斗一眠空斗墙,封火山墙,顶部设三级砖檐,饰以白灰抹灰带,小青瓦压顶,如意卷草形翘角。


  1932年7月,蒋介石发动第四次反革命军事“围剿”,中央红军奉命从漳州千里回师北上。8月上旬,苏区中央局在兴国开会,讨论红军行动计划。会议采纳周恩来的意见,决定毛泽东任红一方面军总政委。前方组成周恩来、毛泽东、朱德、王稼祥4人“军事最高会议”,后方中央局与前方领导人对打不打南城问题发生严重分歧。1932年10月上旬,为解决中共苏区中央局前、后方领导人对当时红军的行动方向问题发生的分歧,确立如何应敌的战略指导方针,中共苏区中央局在宁都小源“榜山翁祠”召开全体委员会议,史称“宁都会议”。出席这次会议的有在前方的周恩来、毛泽东、朱德、王稼祥和来自后方的任弼时、项英、顾作霖、邓发等八位委员,刘伯承列席了会议。会议对1932年以来红军的行动进行了评估和总结,对第四次反“围剿”的战略方针展开了讨论,对前方战争的领导问题进行了讨论和决定。在会议上,王明“左”倾路线的执行者,把斗争的主要矛头,错误地指向毛泽东。会后,中共苏区中央局根据中共临时中央的指示调毛泽东回后方主持中央政府工作,并撤销了毛泽东红一方面军总政治委员的职务,致使中国革命遭受不应有的损失,铸成历史性的错误,直到“遵义会议”才得以纠正。


  宁都会议是在敌强我弱的情况下,王明“左”倾盲动主义的“积极进攻战略”同毛泽东为代表的“积极防御战略”斗争的总爆发。这次会议是在红军第四次反“围剿”即将到来的紧迫情况下,排挤和剥夺了毛泽东对红军的领导和指挥权,不仅给当时红军的前线指挥机关造成了困难和不利局面,而且成为后来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


  宁都会议作为一个历史研究课题在我党历史上曾是禁区,随着党史研究工作思想的解放和部分历史档案的陆续解禁公开,旧址有助于还原历史本来面目,对研究我们党所走过的历程,特别是全面了解中央苏区这段历史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旧址文物本体和周边环境保存较好,是典型的赣南客家房祠建筑,既是祭祖的场所,又是实用性很强的客家民居,门额之上的砖作仿书卷匾额两侧饰以带彩绘的静物浮雕,四周再饰以彩绘图案,图案线条流畅,色彩搭配讲究,鲜艳而不失雅观,做工手法细腻,体现了工匠的高超技术,对研究赣南客家祠堂和民居建筑艺术具有一定的科学和艺术价值。


  地址:赣州市宁都县东山坝镇小源村

  开放信息:对外开放

 

  27、中央苏区第四次反“围剿”遗址



  该遗址包括左坊红一方面军总部旧址和登仙桥大捷旧址。


  1932年12月国民党发动了对中央苏区的第四次“围剿”,1933年元旦,为了争取第四次反“围剿”的胜利,在根据地消灭白点,巩固根据地,加速赤化金溪、资溪、余江、贵溪等地区,扩大中央革命根据地,朱德总司令率红一方面军在黎川县誓师,发起了金溪战役,总部驻扎在金溪左坊镇后龚村一带。金溪战役是红军第四次反“围剿”的先声战,是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周恩来、朱德等灵活运用毛泽东军事思想的典范之作,对争取第四次反“围剿”的胜利起决定性作用,打通了中央苏区与赣东北革命根据地的联系,壮大了红军队伍。此次战役被中央军委称之为“是粉碎国民党四次‘围剿’的先声”,是毛泽东军事思想的伟大胜利,在中国人民革命斗争史上写下了不朽的一页。


  1933年2月,周恩来、朱德率领红一方面军依照毛泽东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从战争实际情况来确定红军的行动,化被动为主动。在作战中,充分发挥地方红军、群众武装和人们群众的伟大力量,袭扰敌人,封锁消息,配合主力红军作战。利用敌人寻找红军主力决战的骄纵心理,迷惑调动敌人,集中主力,选择有利战场,首创红军大兵团伏击战战法,以优势兵力先后展开了登仙桥——黄陂取得了重大胜利,创造了红军战争史上前所未有的大兵团伏击战的光辉范例。这次反围剿战争的胜利,进一步丰富了红军的作战经验,表明了毛泽东的战略战术思想的正确性,体现了周恩来、朱德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卓越的组织和指挥才能。


  地址:江西省抚州市金溪县左坊镇后龚村、乐安县谷岗乡登仙桥村

  开放信息:对外开放

 

  28、叶坪叶坪马克思共产主义学校旧址



  叶坪马克思共产主义学校旧址原为刘氏祠堂,建于公元1897年,砖木结构,坐北朝南,二厅一井一横一排,硬山顶,小青瓦屋面,占地566.91平方米。1933年3月,马克思共产主义学校在瑞金叶坪洋溪刘氏私祠创办。任弼时、张闻天、李维汉先后任校长,杨尚昆、董必武、冯雪峰先后任副校长。学校内设教务处、总务处、教材编审处等机构,开设有新苏区工作人员训练班、党团苏维埃工会训练班和高级训练班。课程有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党的建设、苏维埃建设、工人运动、中共党史、西方革命史、地理、自然科学常识等及各类学术讲座。马克思共产主义学校是中国共产党创办的第一所中央高级党校,培养了大量革命政治干部,对于新中国党的建设、党政人才的培养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地址:瑞金市叶坪乡洋溪村

  开放信息:对外开放

 

  29、湖坊中共闽赣省委、省革委、省军区旧址



  1933年5月中共闽赣省委、省革委成立,领导机关设在湖坊桥头龚家大屋,1933年6月4日,闽赣省军区在湖坊吴氏家庙成立。闽赣省苏区是中央苏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央革命根据地的东北大门,是连接中央苏区和赣东北革命根据地的纽带和通道,是永远不能放弃的“中央苏区的战略钥匙”。闽赣省前后历时两年(1933年5月-1935年5月),管辖了现在福建、江西两省三明、南平、抚州、鹰潭等5市21个县市的全部或部分区域,面积约2万平方公里,人口100余万。土地革命时期,闽赣省苏区广大军民为革命的胜利,进行了艰苦卓越的斗争,做出重大贡献和巨大的牺牲。湖坊中共闽赣省委、省革委、省军区旧址作为闽赣省领导机关的创建地,具有重大的革命纪念意义和保护价值。


  地址:江西省抚州市黎川县湖坊乡湖坊村

  开放信息:对外开放

 

  30、井塘中共中央分局、中央政府办事处旧址



  井塘中共中央分局、中央政府办事处旧址建于清末,是一栋赣南较为特殊的“一进两堂三横”式不对称传统民居建筑。1934年12月,中共中央分局、中央政府办事处由于都县宽田乡迁驻黄麟乡井塘村新屋组。瞿秋白在此组织了中央苏区最后一次文艺汇演,史称“井塘汇演”。项英、陈毅、毛泽覃、陈潭秋、何叔衡、刘伯坚、邓子恢等和当地军民一起观看演出。井塘汇演是中央苏区的最后一次汇演,增强了人民群众对敌斗争的决心和信心,有力地掩护了中央红军战略转移。1935年2月上旬,中共中央分局、中央政府办事处离开驻地迁往禾丰镇黄泥村。


  中共中央分局、中央政府办事处是中共中央机关和中央红军长征后,留在中央苏区党政军的最高领导机关,是留守红军从掩护主力红军转移的正规作战到分兵游击作战过渡时期的关键物证,是红军长征后中央苏区的政治中心和苏区军民一段时间内的希望所在,为保卫中央苏区,掩护主力红军战略转移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地址:江西省赣州市于都县黄麟乡井塘村新屋组

  开放信息:对外开放

 

  31、中共中央东南分局旧址



  中共中央东南分局旧址紧邻南昌新四军军部旧址。1938年1月6日至4月4日,中共中央东南分局驻扎于此,负责组织指挥南方八省红军游击队改编为新四军,同时还承担着恢复和发展党的组织,壮大党的力量,领导开展抗日救亡运动的重任。


  旧址原为盐商余兴庆的住宅,旧址建于1917年,总占地面积约1600平方米,建筑面积1908.2平方米,内有五栋面积相近、法国风格相同的两层半楼房。每栋建筑分为上下两层,砖木结构,木质楼梯和楼板,倒板用木板条加外粉刷(俗称“烂板筋”)做成,屋顶为圆木人字梁顶架,灰色机制瓦(当时的中外合资企业——湖北汉阳华兴砖厂制造“鱼利”灰机瓦)盖顶;外墙体用红色机制砖砌筑,砖的短边一侧阴印法文“WAY”字样。


  旧址内设有中共中央东南分局机关复原陈列和盐商余兴庆旧居复原陈列。


  地址:江西省南昌市西湖区东书院街21号

  开放信息:全年对外开放

 

  32、马家洲集中营旧址



  马家洲集中营旧址位于泰和县马市镇仙桥村委松山村,是由一栋祠堂和四栋民房构成。占地面积约5000平方米。松山村西侧的105国道边还有一棵枪杀共产党人和爱国志士的“先烈古樟”。抗日战争时期江西省政府主席熊式辉派江西省特种工作委员会(简称特办处及其特务机构),于1940年6月--1945年1月在抗战时期的临时省会在泰和县的城郊马市镇仙桥村委松山村设立了一所秘密监狱,即马家洲集中营,对外称江西省青年留训所。马家洲集中营先后关押了中国共产党人和爱国进步人士近500人,包括中共南方局委员、南方工委副书记兼广东省委书记张文彬,中共南方局委员、八路军驻香港办事处主任廖承志,原江西省委书记谢育才,丰城中心县委书记吴建业等大批中共重要领导人。马家洲集中营的斗争是江西红土地上浸透革命烈士鲜血的历史丰碑,是中共江西和中共南方局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新四军在江西光辉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马家洲集中营作为抗战时期国民党顽固派设立的破坏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囚禁和迫害中国共产党人和爱国进步人士的秘密监狱,对于揭露国民党特务的暴行,对广大人民群众特别是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是一份珍贵的历史资料和不可多得的实物教材。

 

  33、大上清宫遗址



  大上清宫遗址是2014年6月被发现的,经过近四年的考古发掘,揭露遗址面积5000平方米,清理出宋、元、明、清建筑遗迹21处,出土建筑构件及生活器具一万余件,是我国迄今为止发掘的规模最大、等级最高、揭露地层关系最清晰、出土遗迹最丰富的具有皇家宫观特色的道教正一教祖庭遗址,是我国宗教考古的一次重大突破。


  地址:鹰潭市上清镇东部

  开放信息:暂不开放

 

  34、国字山墓群



  国字山墓群位于江西省樟树市大桥街道办事处彭泽村委会洪光塘自然村西南,位于大姑山北坡余脉土岗上,赣江东岸的丘陵山地的西侧边缘地带,在其正东约200米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筑卫城遗址,国字山墓群属于筑卫城遗址保护范围之内。


  国字山墓群是因盗墓所发现的。2013年9月12日,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和樟树市博物馆随即组织人员对国字山一号墓进行了初步钻探,可以初步判断为一座大型古代墓葬,时代为春秋至战国。


  为了对筑卫城遗址国字山墓群进一步了解,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经国家文物局批准,于2014年到2018年年连续对国字山周边区域进行了系统考古工作,发现了四座大型墓葬(编号M1-M4)及其附属设施等遗迹等,并对其中的M1和M3进行了考古发掘。


  考古勘探显示,国字山墓群均为双斜坡短墓道中字形竖穴土坑墓,外围有方形或圆形围沟(兆沟),围沟上有过道相连接,有单独墓园,墓园内还有外藏坑。正在发掘的一号墓面积达到230平方米;其他墓葬均达200平方米左右。国字山墓群的等级、规模、数量在江西目前发现的先秦时期墓葬中都是绝无仅有的,在我国南方地区同时期也是最有特色、十分罕见的,多座高等级墓葬并存于筑卫城周边,也足可说明该墓群与筑卫城遗址存在必然关系,它是我国先秦考古的又一次重大发现。国字山墓群不仅仅能为筑卫城的时代、性质等提供判断依据,也将对先秦时期江西地区,特别是清江盆地的文明演进提供丰富的资料,为江西两周时期吴、越、楚文化的历史研究提供珍贵的实物材料,因而具有特别重大的意义。


  地址:江西省樟树市大桥街道办事处彭泽村委

  开放信息:暂不对外开放

 

  35、中共闽浙赣省机关旧址



  闽浙赣根据地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全国六大革命根据地之一,毛泽东主席誉之为“方志敏式根据地”并称赞闽浙赣根据地“有很好的创造”“是坚强的苏维埃阵地”。


  旧址内各党、政、军、群机关共同展示了闽浙赣革命根据地创建与发展的历程,建筑方面体现了明清时期江西赣东北传统建筑环境、风格和工艺特征,其中宗祠建筑更是表现了当地最高的建造技艺,展现了浓郁的地方特色,具有较高的科学价值、艺术价值和史料价值。是一处弘扬我党我军优秀革命传统、培养爱国主义精神的珍贵场所。


  地址:江西省横峰县

  开放信息:免费开放

 

江西省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来源:江西省文化和旅游厅)

微博
微信
微信视频号
抖音
小红书

单位地址:江西省南昌市红谷滩区会展路199号红谷大厦A座11楼

联系电话:0791-83838278

海昏侯国遗址公园旅游咨询电话:0791-8308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