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秋的北京,清爽宜人。为迎接中华人民共和国70华诞的到来,9月23日,“伟大历程 辉煌成就——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大型成就展”在北京展览馆开幕。公众开放首日,参观人数就达到了2.18万人,展厅内观众众多、人流如潮。“伟大的祖国万岁!”“祖国母亲万岁!”这是开展后第一位观众风尘仆仆从山东赶到现场后发出的呐喊。
中华人民共和国70年伟大历程汇集了数代人的艰苦奋斗,不同时代的奋斗者、追梦人在时光里留下自己的印迹。此次成就展和以往展览不太一样,是按照年代线性逻辑来展开,通过展厅地毯上和展墙上方的年代标识,观众仿佛走过“时光隧道”,感受1949年到现在70年来祖国的发展脉络,唤起记忆深处的共鸣。
穿行于时光隧道中,呈现成就丰碑的文物事件,展现时代变迁的文物展品,甘于奉献、勇于担当的文物人,设计精巧、彰显个性的文创产品,生动勾勒出70年来文博领域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从发现良渚、二里头遗址到发现秦始皇陵兵马俑,从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公布到第一次成功申报世界文化遗产、世界文化和自然混合遗产,从全国博物馆、纪念馆全面实行免费开放到故宫博物院“贺岁迎祥——紫禁城里过大年”,以及不同时代的结婚证、三好学生奖状,第一代汽油机、第一辆“东风”牌轿车、第一台拖拉机……一块块展板、一张张图片、一段段视频、一件件展品,记录着70年来点点滴滴的“文博记忆”,赢得观众的热切关注。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中华文明的优秀代表和重要标识。1961年,国务院公布了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80处。展板上,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会址、韶山冲毛泽东旧居、遵义会议旧址、龙门石窟、曲阜孔庙、长城的照片记录着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风采。截至2013年,累计公布了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共计4296处。9月26日,也就是开展后的第四天,国务院常务会议核定了第八批762处新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包括古遗址、古建筑、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等。国家文物局副局长宋新潮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表示:“70年来,我国的文物保护实践证明,文物保护单位制度作为文物保护领域的一项基本制度,是符合我国国情的。正是有了文物保护单位制度,大量的不可移动文物才得到了有效保护与合理利用。”
“良渚,一个被掩埋了数千年的宝藏文明……”循着熟悉的声音,就来到了70年成就展中第一个与考古有关的事项——发现良渚、二里头遗址。据了解,此次展览共展示了3条体现考古工作成就的事件。1959年,以良渚遗址为代表的史前遗存被命名为良渚文化,后来,在遗址中发现了古城及大型水利系统;同年,发现二里头遗址,在该遗址发现了中国已知最早大型宫殿基址。1974年3月,陕西省临潼县农民发现秦陶俑残片,同年7月开始勘察发掘,先后发现3个兵马俑坑,秦始皇陵兵马俑成为享誉世界的中华文化符号。1986年,三星堆1、2号大型祭祀坑发掘出土文物1000余件,三星堆文化的确认将古蜀文明史上溯至距今3700年左右。以良渚、二里头、秦始皇陵兵马俑、三星堆等为代表,新中国成立以来开展的一系列重大考古项目及成果,将中华文明史研究不断推向深入。值得一提的是,此次展览中对于考古发现的展示已经不止于图片,记录遗址发现、考古发掘、队员心声的视频为观众提供了了解考古这门“神秘”学科的直观方式。
1987年,长城、北京故宫、莫高窟、秦始皇陵及兵马俑坑、周口店北京人遗址、泰山6处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这是中国第一次成功申报世界文化遗产、世界文化和自然混合遗产。2019年7月10日,第43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世界遗产大会)在阿塞拜疆首都巴库落下帷幕,中国黄(渤)海候鸟栖息地(第一期)和中国良渚古城遗址在会上先后通过审议,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至此,中国的世界遗产已达55项,中国成为拥有世界遗产数量最多的国家之一。通过世界文化遗产申报与保护,中华文明优秀成果得到全景展示,促进了地方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带动了全国文博行业整体水平提升,扩大了我国文化遗产领域的国际影响力。
从2008年1月起,在全国范围内,文物系统的博物馆全面向社会免费开放。十多年来,中央财政累计投入200多亿元,全国已有4743家博物院实现免费开放,博物馆不断提升基础设施,更新陈列展览,优化服务内容。免费开放后,小小的门票上发生了许多变化,许多博物馆实行预约参观、免费不免票的开放政策,一张张专为免费开放而设计、不标有票价的门票应运而生,逐渐成为免费开放博物馆的特有标志。此次展览就选取了60多张博物馆门票进行展示,观众驻足展板前,便可通过这些小小门票上的变化一窥博物馆事业近年来的发展情况。2019年1月,故宫博物院“贺岁迎祥——紫禁城里过大年”展览举办,受到广泛好评,群众在故宫过大年、参观过年展的图片也跃然于展板之上。据统计,2018年全国博物馆举办各类展览2.6万个,11.26亿人次走进博物馆,参观博物馆日趋成为一种生活方式。
9月29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颁授仪式在人民大会堂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向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颁授勋章奖章并发表重要讲话。在众多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中,有一位熟悉的文物人身影,她就是扎根大漠50余年,潜心石窟研究,为敦煌莫高窟的永久保存与永续利用作出重大贡献的“文物保护杰出贡献者”樊锦诗。樊锦诗先生的名字和事迹,也出现在了70周年大型成就展的英雄模范人物墙上。
70年的栉风沐雨、砥砺前行,成就展中的“文博印记”不仅展现出了文物事业发展的实物印记,更展现出了文博人的精神风貌。与伟大祖国同行,秉持初心、继往开来,文物工作必将迎来更加灿烂的明天!
(来源:国家文物局;作者:郭晓蓉)
单位地址:江西省南昌市红谷滩区会展路199号红谷大厦A座11楼
联系电话:0791-83838278
海昏侯国遗址公园旅游咨询电话:0791-8308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