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晨报:8年坚守荒野甘做考古“螺丝钉”
发布时间:2019-05-23

5月18日为第43个“国际博物馆日”,记者专访海昏侯墓考古发掘与文物保护团队


▲海昏侯墓考古发掘与文物保护团队。

5月18日是第43个“国际博物馆日”,如今海昏侯国遗址博物馆正在如火如荼地建设中,今年年底将对外开放,届时市民将在家门口感受文化的盛宴,欣赏那些穿越千年的文物。而在这背后,离不开海昏侯墓考古发掘与文物保护团队的辛苦付出。近日,晨报记者专访海昏侯墓考古发掘与文物保护团队,了解他们与文物的故事。


心中的诗与远方

“嫁汉不嫁考古郎,一年四季到处忙,春夏秋冬不见面,回家一堆脏衣裳……”这样的打油诗,成为了考古人的自嘲。常年与大地打交道,戴着草帽、踩着沾满泥土的鞋子行走在荒野上,太阳将皮肤晒得黝黑,这就是现实中的考古人。

在海昏侯墓考古发掘与文物保护团队中,上有70、80岁的老专家,下有刚从高校毕业的90后,他们长期坚守在考古一线,将自己的青春年华奉献在了荒野。“考古要不怕累、不怕苦,要耐得住寂寞与清贫,但是我们考古又有乐趣、有理想,考古是我们心中的诗与远方。”海昏侯墓考古发掘与文物保护团队领队杨军激情澎湃地说,在这位60后身上,我们依然能看到被梦想点亮的热情。

从2011年开始,杨军便将所有的时间花在了海昏侯墓的发掘与文物保护上,他在墓地附近租了房子,一年300多天都呆在那儿,基本上以工地为家。而这,是整个海昏侯考古发掘与文物保护团队的缩影。

初见杨军时,他穿着洗得有些褪色的黑T,脚上踩着运动鞋,提着一个破旧的小腰包,头发有些稀疏与发白,一点也没有传统知识分子的派头,十分朴素。一件衣服洗了又洗,一双鞋穿了又穿……在这些考古人看来,专注于眼前的工作是最重要的事情,他们的梦想在这里启航。


在荒野上砥砺前行

“坐公交车来这里要3、4个小时的车程,从市区打车要花上270多元。”杨军告诉记者,由于位置偏僻,自2011年海昏侯考古发掘工作开展以来,队员们都租住在村里。

“我们其实早就适应了艰苦的条件,最困难的事情还是解决一个个谜团。”杨军告诉记者,对于墓主人的身份,从2011年发掘开始,专家们从各种文献、调查等证据链中其实已经能够证实墓主人身份为第一代海昏侯刘贺,但是直接证据一直没有出现,他们的心也始终悬着,直到2016年初在内棺中发现了刘贺的私人印章,他们终于可以给公众一个交代。“其实发现印章时我们都很冷静,应该是冷静当中的兴奋,因为这是我们预料之中的事情。”

据介绍,2016年上半年,考古队完成了1号墓的发掘工作,2017年完成了主棺实验室的考古发掘,2018年完成了刘贺之子刘充国墓的发掘,2019年正在发掘夫人墓。目前他们已成功剥离出5000余枚竹简,并且顺利完成了竹简字迹的第一轮红外扫描工作,初步文字释读的结果显示,这批竹简中包括了《论语》、《礼记》、《医书》等多部珍贵的典籍内容。“经我们的手,这些文物又重新活了过来,我们把它们重新呈现给世人,这种穿越在古代和现代之间的感觉,特别奇妙,也非常有成就感。”文物保护负责人管理告诉记者。

“我们就犹如海昏侯墓事业中的一颗颗螺丝钉,看到这些坚守在一线,为了心中的理想砥砺奋进的年轻人,我真的非常感动。”管理说道。


一代代人的坚守与传承

在艰苦、枯燥的环境中,考古队员们每天面对冰冷、破损、各种污染物侵蚀的器物。一件文物、一道工序、甚至一个动作就要反复做上几个月或更长时间。就如竹简就要进行打包、清理、剥离、第一轮红外扫描、清洗、加固脱色、第二轮红外扫描、拍照、释牍等程序。“这样的一个过程可能需要几年,单单一个清洗的程序,可能就要花上半年的时间。”杨军说道。

2015年时,海昏侯墓的考古工作进入主墓文物提取阶段,工地的发掘任务紧张繁重,为了尽快对出土文物采取及时有效的提取和保护措施,工地上所有的工作人员都保持着紧张的工作状态,没有节假日,更没有周末。此后几年,即使是过年期间,海昏侯墓的组员们都自觉地轮流在考古工地和文物保护用房值班,从未间断。

对于队员们来说,考古发掘和文物保护不仅是一份工作,更是为了守护心中的理想——让祖祖辈辈留下的文化遗产重见天日,也让更多人从过去汲取力量。“海昏侯墓的考古发掘、保护工作是一个漫长的过程,现在所完成的文物修复仅为冰山一角,需要一代一代年轻人接着干,发掘保护的最终目的就是传承。”杨军说道。


(来源:江西晨报;记者 谢晴惠)


微博
微信
微信视频号
抖音
小红书

单位地址:江西省南昌市红谷滩区会展路199号红谷大厦A座11楼

联系电话:0791-83838278

海昏侯国遗址公园旅游咨询电话:0791-8308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