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日报:全民阅读 文化强省
发布时间:2019-04-23

  论坛嘉宾:

  何建明 中国作协副主席

  张维为 复旦大学中国研究院院长

  纪连海 CCTV《百家讲坛》主讲人

  梁 勇 江西省社科院院长

  叶 青 江西省文联主席

  主持人:汪玉奇 江西省社科院研究员、省文化促进会副会长

  时 间:2019年4月13日上午

  地 点:省行政中心会议中心

  主持人语:又一个万紫千红、莺飞草长的季节,又一个书声琅琅的全民阅读月到来了。在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热潮中,江西省委、省政府作出了加快推进文化强省建设的战略决策,今天在这里举办“全民阅读 文化强省”专家论坛,就是为了更好地引领阅读风尚、传递赣鄱书香,更大力度地厚植人文,加快建设文化强省。


何建明

张维为

纪连海

梁 勇

叶 青

汪玉奇

论坛现场


  书籍是人类的智慧结晶和进步阶梯,阅读是一个国家的文化根基和创造源泉。从当兵到成为作家,是保尔·柯察金一直激励我成长。那时候买本书要走十几里路,凌晨一点出发,蹲在新华书店门口守候。从阅读到写作,一直写到大家熟悉的卖了65亿元票房的《战狼2》

  主持人:书籍是人类的智慧结晶和进步阶梯,阅读是一个国家的文化根基和创造源泉。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全民阅读,习近平总书记曾在多个重要场合对读书学习作了高屋建瓴、精彩深刻的阐述。从2014年至今,“全民阅读”连续6年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何建明先生作为著名的报告文学作家,他对江西有着极为深厚的情感,我们来分享他的读书感悟。

  何建明:我15次来到江西,对这片土地充满着敬意。今天特别高兴与大家一起感受全民阅读的氛围。记得十年前我们给全国政协递交关于倡导全民阅读提案的时候,还有很多人不理解,认为阅读是中国的传统,还用提案吗?其实不然,中国在阅读方面的认识还远远不够,需要大力倡导。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的强大要强在每一个人身上。

  我一直在想,到底是什么在支撑着我的成长。记得我七八岁时候的一个夏天,我在亲戚家里看到有本书,缺封面缺封底,但我把它看完了,因为书里的主人翁年龄和我相仿,这本书看完后在相当一段时间我不知道它的书名。直到我看了第二本书,就是第一本书的主人翁特别喜欢的书《牛虻》,我才知道原来我看的第一本书是《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就是这本书改变了我的一生,可以说我的前几十年,从当兵到成为作家,是保尔·柯察金一直激励我成长。1975年我到湖南当兵,那时候看书很难,为了买一本莎士比亚的书,要走十几里路到新华书店。那时候一个人只能买一本书,如果去得晚还买不到,因此必须在凌晨1点出发,穿着军大衣蹲在书店门口守候,一买到就回去阅读。包括我在从湖南回苏州的火车上,经过江西这块土地,我也如饥似渴地一直阅读。正是有了这样的阅读经历,我走上了写作道路,写报告文学,一直写到大家熟悉的卖了65亿元票房的《战狼2》。

  主持人:阅读改变人生,阅读优秀的作品对于一个人的成长具有指路明灯般的意义和价值。

  江西是一本大书,这本大书连着共和国的命运,连着我们每一个人的命运,连着我们子孙后代的命运。江西这片土地有无限的发展空间,文化强省,就是要提倡全民阅读,提高我们每一个人的素质

  何建明:我悄悄将我的老家苏州和江西作了一个比较,苏州去年的GDP为18597.47亿元,去年江西省的GDP是21984.8亿元,苏州比江西差一点。还有一个数据,江西有64个院士,苏州有117个院士。苏州工业园区目前成立25周年,苏州工业园区的面积不到南昌的1/3,但它每天创造的财政收入为一个亿。为什么发展这么快,因为北大清华的毕业生,包括出国留学生回来后,有相当多的人到苏州工业园入职。这就是读书的意义、读书的价值。

  江西这个地方我特别喜欢,我到瑞金、赣州去了15次,每次去都能感受到,每一块土地上都是绿的,但是它的根是红的。绿是因为我们的自然,红是因为我们红军的鲜血流在这个地方,它衬托了这片土地,让我们看到共和国今天的光芒。所以我一次又一次地带着中国作协的作家到江西这片土地,来追寻共和国是怎么走出来的。江西是一本大书,这本大书连着共和国命运,连着我们每一个人的命运,连着我们子孙后代的命运。江西有无限的发展空间,红、绿、古、金,4个颜色就是4篇大文章。全民阅读,文化强省,就是要提倡阅读,提高我们每一个人的素质。

  主持人:何建明先生在表达对江西情感的时候,将江西与苏州做了个比较,通过比较发现表面上是GDP总量的差距,实质上是人才的差距、学习的差距,让我们进一步感受到了学习强省、文化强省、阅读强省的重要性。

  不仅要读懂纸质的书、电子的书,更要读懂社会实践的书、时代发展的书。中国的崛起是集四次工业革命为一体的崛起, 第一次工业革命是从1978年改革开放到1995年左右,中国活起来了

  主持人:我们不仅要读懂纸质的书、电子的书,更要读懂社会实践的书、时代发展的书。张维为先生是研究中国模式的著名学者,我们来分享他的最新思考。

  张维为:我曾到江西,看到红谷滩新区的崛起,印象特别深刻,后来我见到《纽约时报》的记者说,你们要去江西南昌看看中国模式所带来的基础设施革命。今天谈阅读,我想谈自己正在写的一本书,是对中国道路、中国崛起的进一步研究。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谈到,我们用几十年时间走完了发达国家几百年走过的工业化历程。的确如此,中国过去40年大致每十来年就要完成一场工业革命,所以我把中国的崛起又称为集四次工业革命为一体的崛起,它非常精彩。经历过这40年的中国人,经历要比国外同龄人要丰富,因为从农业文明到工业文明再到信息文明,都浓缩在这几十年里。

  第一次工业革命是从1978年改革开放到1995年左右,中国活起来了。改革开放以后,我们正式启动了以经济发展为中心的现代化大潮。为什么定在1995年,因为1995年中国成为世界纺织业最大的出口国家,大家来看工业革命,英国开始的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最大特点是棉花帝国,就是纺织业,特点是劳动力密集产业。当时中国有两个标志性的事件,一个是乡镇企业全国范围的崛起,有上亿人在乡镇企业工作,生产劳动力密集型产业的小商品。另外就是1988年的时候,采取了大进大出的沿海开发战略,原材料从外地进来,产品出口出去,这是中国真正的对外开放。亚洲“四小龙”之一日本的劳动力密集型产业转移到了中国沿海地区。再有一个,1995年全国范围取消票证,过去我们是短缺经济,靠票证定量供应,到1995年我们基本实现小康。所以大致是在1995年左右我国完成了第一次工业革命。如果从一个普通人的感受来说,就是那个时代整个国家都活起来了。当时有个夸张的说法,叫“十亿人民九亿商,还有一亿人民跑单帮”。回想一下,企业家任正非、马云在经历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时候真的在跑单帮。任正非那时候手拉肩扛为香港一个公司做代理卖交换机,马云开了一个翻译社,经常到上海来推销他的翻译业务,顺便卖一些花花草草的小东西。

  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国亮起来了;第三次工业革命以通讯和互联网为代表,我们从落后到追赶到逆袭;第四次工业革命已经开始,今天的年轻人赶上了好时代,面临新机遇大有可为。只有善读书、勤学习,才能加快知识更新,拓宽眼界视野,增强智慧本领

  张维为:第二次工业革命是从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到大概2010年完成。1992年南巡讲话是一个标志,如同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一个发号令。1992年被称为市场元年,如今活跃在中国市场经济的企业家基本上都是92一代,1992年开始很多人下海创业。第二次工业革命和欧洲一样,首先是电力、内燃机、重化工业,基础设施的全面提升,包括高铁。它最大的标志性事件,我认为是加入了WTO,使中国根据多边主义、自由贸易的原则有比较好的外部环境,中国成为了世界上最大的货物贸易国、制造业国家。2011年,中国的发电量超过了美国。如果从具体老百姓的感受来说,就是中国亮起来了。过去我们出国看到很多国家都会觉得很亮,经过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国的电力普及了,连贫困县的县城都亮起来了。再看看第二次工业革命时的任正非、马云在干什么。此时任正非非常有远见,他开始了具有原创性的研发——IMD研发,开始还是模拟技术的交换机,很快转到数字技术。马云还是在做翻译,到加州做翻译,谈一个浙江的高速公路的工程,项目没谈下来,马云的朋友带他在加州看了互联网,一下就被震撼了,马云回来开始创造中国黄页。

  第三次工业革命是以通讯和互联网为代表的,从2G、3G到4G,现在马上要进入5G时代。开始我们远远落后,2G标准用的是美国和欧洲标准,产品用的是爱立信。到3G的时候,中国提出了TD方案,实践证明,标准竞争是最重要的竞争,有了标准才有一切。到4G的时候,中国的三大运营商全部用自己的标准,在4G方面我们走到了世界前沿。前不久有报道说,国外有人排着长队购买华为P30手机,这说明世界在变,我们在第三次工业革命中走在了前沿,从落后到追赶到逆袭。

  第四次工业革命已经开始,以大数据、人工智能、清洁能源、机器人技术、量子信息技术、可控核聚变、虚拟现实以及生物技术等为主。中国已处在世界前列,这背后值得关注的是,中国的崛起是和平崛起。英国的工业革命以瓦特发明蒸汽机为标志,那是1776年。所谓工业革命需要三个标准,一是超大规模的国际化市场,二是政府的强力支持,三是社会要非常活跃,社会大量人员参与。用这三个标准来衡量,中国过去从洋务运动开始的几次现代化努力都没有成功,改革开放后的中国激活了各种元素,开启了一场接一场的工业革命。今天的年轻人赶上了好时代,在新一场工业革命中,中国的机遇太多了,大家可以大有作为。

  主持人:5G已经来临,第四次工业革命已经开始,在这样的背景下,只有善读书、勤学习,才能加快知识更新,拓宽眼界视野,增强智慧本领。江西正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演绎中国模式中如何实现区域协调发展,如何实现欠发达地区崛起的生动实践。

  读文明史要从江西读起。同时具备农业文明、陶器文明和青铜文明的,全中国只有江西。文明上万年,为帝27天,仙山论神道,诗词在庐山,四梦在临川,景德传天下……赣鄱文化,风景这边独好

  主持人:读书,是传承文明的重要方式,是一个国家提升国民素质、加强民族凝聚力最有效、最直接的路径。纪连海先生是北京师大二附中的历史教师,是《百家讲坛》最受欢迎的主讲人之一,我们来分享他对阅读的理解。

  纪连海:全民阅读,读谁,我认为读人不如读己,江西首先应该更多了解自己,所以我的演讲主题是:赣鄱文化,风景这边独好。

  首先是文明上万年。在新版高中历史教科书的第二页就有江西万年仙人洞。万年仙人洞可圈可点的在于两个方面,一是仙人洞里发现了水稻,有野生稻和栽培稻,野生稻是一万七千年,栽培稻是一万两千年,江西万年是世界公认的稻作文明起源地。二是在万年仙人洞里,还发现了往前再延长三千年的陶器。陶器意味着人类开始定居生活,陶器是新石器文明的曙光。万年仙人洞出土的陶器是迄今为止世界上最早由人工烧制的陶器。另外,江西新干大洋洲出土了大量殷商时期的青铜器,改写了江南历史。同时具备农业文明、陶器文明和青铜文明的,全中国只有江西。因此,读文明史要从江西读起。

  南昌墎墩汉墓出土了最早的孔子画像、真实的《论语》,考古证明在2000多年前,板上钉钉的在江西这里传播着儒家思想。仙山论神道,道教、佛教提供了一种生活态度。民间名医为我们留下了百亩杏林

  纪连海:接下来说到南昌墎墩汉墓。海昏侯只当了27天皇帝就被霍光赶了下来,在位27天内就干了1127件荒唐事,他真的是一位昏君吗?南昌墎墩汉墓让我们可以看到文化传承,墎墩汉墓出土的《论语》比现行《论语》多了一篇《知道篇》,墎墩汉墓还出土了中国最早的孔子画像。唐以后有太多的孔子画像,但都是根据自己想象画的。考古证明在2000多年前,板上钉钉的在江西这里传播着儒家思想。

  文化不只是有思想,还有生活的追求。讲到仙山论神道,就会讲到龙虎山,讲到张天师,他除了给我们留下了道教信仰,还为我们提供了一种生活态度,虽然我们做不到长生不老,但都希望健康长寿,希望活在像江西这样绿色仙境般的地方。说道教一定会说到炼丹,正是有了一代又一代炼丹人的努力,世界的冶金行业才会如此精彩。说佛教会提到茶禅一味,茶禅一味是慧远大师在庐山东林寺写的,他带着123个人组织了白莲社。慧远大师在庐山培养了一款茶叶——庐山云雾茶,说中国是一个茶的国度,也得从江西说起。

  杏林在庐山。说儒家总会说到杏坛,说大夫总会说到杏林,中国的大夫千千万,但上榜的并不多,董奉是东汉三大名医之一,华佗、张仲景是给贵族看病的,董奉是在庐山民间行医,他不要报酬,病人康复后只要在他家门口种5棵杏树,这就有了百亩杏林。

  其实说中国酒文化也得从江西说起。李渡元代烧酒作坊遗址是我国迄今发现年代最早、遗迹最全、遗物最多、延续时间最长的古代蒸馏酒作坊遗址。

  景德镇瓷器就更不用说了。那个时代欧洲有名的画里贵妇人手里总要拿个瓶子,一定是景德镇烧的青花瓷,这也上了中国的历史课本。

  主持人:纪连海先生娓娓道来,风趣幽默,让我们仿佛置身《百家讲坛》现场。纪先生在讲述江西文明史的时候,为我们回答了哲学上的3个问题: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将到哪里去?我是谁,我们是江西老表;我们从哪里来,我们从万年仙人洞来,从井冈山来;我们将到哪里去,我们将经过奋发努力,经过努力追赶,走向一个更加辉煌的富裕美丽幸福现代化新江西。

  爱读书,会读书,是江西人的一大标志,成就了江西历史上的思想文化高地、人才高地、著述高地、文化产业高地。庞大的读书群体带动了江西笔墨纸砚以及刻书业的发展,形成了完整的文化产业链

  主持人:江西自古就有耕读传家的优良传统,被称为“文章节义之邦”,两宋时期江西人重视读书蔚然成风,这种风气一直留存在赣鄱大地上,从而使我们江西有着一种深深的文化自信。

  梁勇:爱读书,会读书,是江西人的一大标志,成就了江西历史上的“四个高地”,即思想文化高地、人才高地、著述高地和文化产业高地。

  宋代江西共有547个进士家族,“人才之盛,遂甲于天下”。历代江西共有进士10495名,占全国的10.99%,有状元41名。两宋共出宰相17人,占全国1/10强。明代入阁者22人,出现 “翰林多吉水,朝士半江西”的盛况。江西盛产诗人、词人、散文家、戏剧家,唐宋八大家江西就有三位。

  庞大的读书群体带动了江西笔墨纸砚以及刻书业的发展,形成了完整的文化产业链。制笔业,进贤李渡毛笔已有1700多年的生产历史,宋代制笔业达到顶峰至今依然繁盛;造纸业,宋代江西造纸产量约占全国1/3,铅山石塘古镇被誉为“千年纸都”;制墨与制砚业,婺源是“徽墨”和歙砚的重要产地之一;刻书业,江西刻书地在两宋时约占全国1/7,民谚“临川才子金溪书”,反映了金溪浒湾刻书业的繁盛。400余年来,先后有90多家书坊,经营图书5000种以上。

  阅读是推动高质量跨越式发展的智慧源泉。贯彻工作方针,落实重大部署,建设文化强省,必须大力倡导全民阅读、厚植人文底蕴,要读经典、学原著,聚人才、筑高地,立高原、攀高峰,新业态、促融合

  主持人:阅读是推动高质量跨越式发展的智慧源泉。进入新时代,江西要有新作为,如何深入推进全民阅读,使之成为建设文化强省的一道靓丽风景?

  梁勇:省委提出“创新引领、改革攻坚、开放提升、绿色崛起、担当实干、兴赣富民”24字工作方针,作出“六大突破、三大提升”来推动江西高质量跨越式发展的战略擘画。贯彻工作方针,落实重大部署,必须大力倡导全民阅读、厚植人文底蕴、培育优秀人才。要把读书作为一个支点,有力撬动文化强省建设。

  一是读经典、学原著,为文化强省建设奠定深厚的思想基础。就要倡导读马克思主义的经典,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在全社会培养科学的理论思维,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马克思主义,我们要学懂弄通,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使全社会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做真善美的追求者和传播者,做实现中国梦的践行者。

  二是聚人才、筑高地,为文化强省建设积蓄人才资源。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第一资本、第一财富。我们要大力弘扬优良的读书传统,营造浓厚的读书氛围,培养、吸引、成就一批批敢于创新、善于创新的优秀文化人才,形成人才集聚的“硅谷效应”、杰出智慧涌向的“洼地效应”。

  三是立高原、攀高峰,为文化强省建设奠定深厚的根基。习近平总书记在看望文艺界社科界政协委员时指出,要以精品奉献人民,要提高作品的精神高度、文化内涵、艺术价值。今天,网络科技飞速发展,让我们的资料更加丰富、创作更加便捷,但低水平重复也容易了,著作等“身”者不少、著作等“心”者不多。建设文化强省,要求文艺工作者和社科工作者坚守人民立场,站在时代前沿,努力以精品力作奉献人民、传之后世。

  四是新业态、促融合,为文化强省建设构建有力的支撑体系。全民阅读不仅推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其本身也成为文化产业的风口。新媒体促进了全民阅读的普及,国民为优质阅读内容付费的意愿在逐年增强,全民阅读进一步推动着新媒体产业的迅速腾飞。据统计,2017年,我国图书出版实现营业收入879.6亿元,国内数字出版产业整体收入规模达7071.93亿元。近年来江西的出版业尤其是江西出版集团,多项指标位居全国同行前列。

  一个阅览室爆红朋友圈,给我们带来启示。加快文化强省需要全社会的总动员,需要全民的参与,需要从“供给侧”转向“需求侧”,需要推动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的共建共享,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对阅读、对文化的新需求

  主持人:文化强省需要发挥社会的力量、全民的力量,如何来推动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的共建共享,实现文化阵地融合发展,从而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对阅读、对文化的新需求?

  叶青:近年来,我省在构建“互联网+全民阅读”体系,打造“读书吧”等全民阅读平台,实现文化阵地融合发展,为群众提供更加便捷、更加人性化的公共文化服务方面迈出了可喜步伐。前几天,南昌有一间阅读室刷爆朋友圈,成为“网红”,这家阅览室叫“美书馆”。我在朋友的推介下去了现场,看到两层的阅览室座无虚席,大家都沉浸在阅读之中。这个阅览室每天限量预约阅览,大约在同一时段可容纳100位读者。

  这家阅览室的爆红给我们带来启示。首先这家美书馆是由当地政府支持创办的,书馆所在地环境优美、适合静心阅读,体现了政府在文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其次,承担阅览室具体运营的是一个年轻团队,他们运用现代理念从读者角度出发进行运营,书馆布局、设计甚至书籍的采购都充分考虑到了读者的需求;再就是他们特别注重发挥粉丝文化的影响力,借助名人效应,使美书馆在短时间内成为江西全民阅读的一个亮点。

  在文化强省的实施过程中,我们需要全社会的总动员,尤其应该关注全民力量的共建、共享和各种力量的凝聚。以往我们比较注重的是政府的引领、机构的作用和文化工作者的参与,这三者都是文化产品的创造者、提供者,属于“供给侧”,但我们还应该把目光转向“需求侧”,即文化的接受者,广大消费群体。

  要充分发挥文化设施的辐射力和影响力,创新演艺模式和传播模式,着力对消费群体的培育、引领、激发和吸引,充分拉动文化消费“刚需”,从引导消费到主动消费

  叶青:这几年,我省的展览馆、美术馆、演艺剧场在文化强省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接下来还有很多高质量的文化设施即将建成,如何进一步发挥我省文化设施的辐射力和影响力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去年底江西美术馆有个非常重要的美术展览,罗马尼亚油画大师柯尔内留·巴巴作品中国巡展(南昌站),每天参观人数超过千人。但与发达省份相比,我们美术馆、剧院等文化场馆的参观人数和上座率还有较大空间。我们要着力引领和培育消费群体,通过提高公众的艺术素养,努力培育、扩大高雅艺术的观众群体,让更多的文艺消费者迈过艺术欣赏的门槛,自由地进入艺术殿堂,充分拉动文化消费的“刚需”。近年来我省出台了很多文化惠民政策,需要进一步细化落实,从引导消费到主动消费,这是一个质的变化。我们还要创新演艺模式和传播模式,扩大文化消费的影响力。

  现场互动

  中国人,你要自信

  提问:张维为先生有一句名言“中国人,你要自信!”请问这句话是针对什么现象而说的?

  张维为:这句话是我在2014年的一个讲座上有感而发的,没想到传播很广。我走了100多个国家,发现中国实际上发展得很快,中国集四次工业革命为一体完成,非常了不起,但我们却有相当的人不理解、不自信,导致中国这么精彩的故事讲不好。我经常跟朋友说,真的要自信,再不自信就说不过去。自信不是自负,比如成都就很有自信,他们在浦东机场有一条很醒目的宣传语“成都,来了就不想走的城市”。人要有自信,就算你在学校成绩再不好,也不能放弃,要相信通过努力可以赶上去,如果不自信就永远赶不上了。同样,不要老想着别人发达,自己欠发达,要动态来看,尤其要看到发展机遇,奋起超越。

  能在中学上课是荣幸

  提问:纪连海先生是《百家讲坛》诸多主讲人中唯一的一位中学老师,据说在大学有的知名教授已经不上课了,请问您对此有何看法?

  纪连海:当中学老师讲课是天职,我现在一周有13节课。而且这13节课分成了4种不同档次的学生,课本也不一样,没有课本需要做PPT给大家讲课。为什么我做《百家讲坛》收视率稍高一些,我想,可能是我会讲故事吧,只有会讲故事,才能让中学参差不齐的学生都听得懂。大学的评价体系不是以课时来评判,而是以发表多少论文为主,也有大学请我去当老师,但我认为自己对写论文不擅长,更得心应手的还是讲课。我觉得中学最能塑造人,是教孩子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重要时机,因此,能在这个时期教育学生是我的荣幸。

  写作红色题材让人期待

  提问:据了解,何建明先生为了助力江西长篇小说创作,在他的推动下,中国作家协会向江西资助300万元。何建明先生对江西的深厚情感让我们感动,特别期待您能写江西的作品,如果你写江西的作品,第一部将会是什么题材?

  何建明:作为中国作协副主席,我更多关注江西作家自己写的作品。江西出了很多作家,他们写红军题材,写红军后代,非常优秀,比我写得更好。对我来说,如果我要写江西的作品,我还是关注江西的红色题材,我特别想写的是宁都这个地方红军经历第5次反“围剿”,这个事件如果不写出来,我觉得对不起那么多死去的烈士,也对不起毛泽东思想的精髓。再一个题材就是井冈山的革命斗争,特别是袁文才、王佐的故事,在那个时期起到的特殊作用,这样的题材时不我待。


(来源:江西日报)

微博
微信
微信视频号
抖音
小红书

单位地址:江西省南昌市红谷滩区会展路199号红谷大厦A座11楼

联系电话:0791-83838278

海昏侯国遗址公园旅游咨询电话:0791-8308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