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2016年度国务院三峡办批准重庆三峡后续文化遗产保护、实施方案149项,下拨三峡后续补助资金36307万元。截至2016年底,已累计完成投资44104万元,项目推进情况总体良好。主要呈现五个特点:一是本体保护得到新加强。长寿桓侯宫、万州太白岩石刻群保护维修顺利实施,万州、开县、武隆、石柱博物馆建成投用,忠县、丰都、巫山、云阳文物集中搬迁复建区环境整治全面完成,保护基础设施更加完善,保存环境更加优化。二是考古发掘实现新突破。新发现巫山大水田新石器文化遗址、涪陵古坟坝商周遗址、巫山高唐观战国至汉代墓群、忠县临江二队炼锌遗址,出土文物及标本20000余件(套),切割重要遗迹20余个,填补了三峡地区相关专业考古空白。三是非遗项目焕发新活力。强化引导、扶持、创新、规范,加快推进三峡库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建设,15个区县全面完成一期非遗档案建设及传承人补助,库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载体更加丰富、宣传展示平台更加专业、产业发展空间更加广阔。四是项目管理提升新水平。以责任落实为关键,采取条条分工负责制,由区县文化委为主管部门对项目进行全面监督管理,具体项目落实到项目法人单位组织实施,由文管所(博物馆)负责物质遗产项目,文化馆(非遗中心)负责非物质遗产保护项目,实现了项目管理的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五是文化遗产发挥新作用。通过文化遗产保护项目的加快实施,库区文化特色体系更加健全,三峡地区的区县博物馆已建或在建博物馆达10座,正逐渐成为群众文化活动和区县情教育的重要场所。文化遗产在惠及民生方面的作用日益凸显。(重庆市文物局综合处)
单位地址:江西省南昌市红谷滩区会展路199号红谷大厦A座11楼
联系电话:0791-83838278
海昏侯国遗址公园旅游咨询电话:0791-8308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