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量大急需  夯实产业基础  做好公共服务
发布时间:2016-12-30

  12月24日至25日,2016年度“文物保护装备产业化及应用协同工作平台”理事会会议暨会员大会在西安召开。国家文物局博物馆与社会文物司(科技司)副司长罗静、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工业司相关负责人,以及平台理事会单位、会员单位约150名代表出席会议。


  作为产需对接、行业管理、产学研用融合发展的重要载体,文物保护装备产业化及应用协同工作平台于2015年由国家文物局和工信部联合设立。


  罗静在会员大会上讲话。他肯定了一年来在协同平台的协助和支撑下,我国文物保护装备产业化及应用工作取得的新进展,梳理了当前面临的突出问题,强调下一阶段要按照全国文物科技工作会议提出的 “通过聚焦量大急需和国际突破,着力在夯实产业基础、做好公共服务、填补国内国际空白、文物保护技术装备走出去等方面实现新突破”的文物保护装备工作要求,充分发挥协同平台和会员单位的作用,抓紧编制完成并发布《文物保护装备产业化及应用五年行动计划》;补强基础性能短板,提升智能化水平,实现已有装备的升级换代;形成产学研用联合体,实施关键技术攻关,填补国内国际装备空白。协同平台要加快系列团体标准的编制,协助做好《政府采购文物保护装备自主创新产品目录》编制工作,为规范市场、严把质量关提供保障。要积极参与国际文化遗产保护事务,提升我国文物保护、考古的国际形象,为扩大中华文化影响力服务。


  大会表决通过了《文物保护装备产业化及应用协同工作平台自律公约》,听取了文物保护装备产业化及应用协同工作平台秘书处秘书长欧阳劲松作的2016年度工作报告,进行了分组讨论,并前往秦始皇帝陵博物院修复实验室、考古发掘现场开展了需求调研。大家对协同平台寄予厚望,希望协同平台加大开放力度,为文博单位和企业之间的沟通提供可操作的帮助,促进供需双方的深度融合。认为标准编制应兼顾文博单位、企业和研发机构,加强多方面的沟通,整合资源,既要满足文物保护的需求,又体现技术的先进性,实现标准的广泛性、通用性,促进产品的更新换代。文物保护装备检验检测联合实验室可吸纳有实力的研发单位和企业参加,加大检测的开放力度。装备企业要接“地气”,提升针对文博需求的服务能力。大家表示,将遵守协同平台自律公约,共同促进行业健康发展。


  在理事会会议上,理事会根据《文物保护装备产业化及应用协同工作平台章程》相关规定,审议批准增补陕西历史博物馆、秦始皇帝陵博物院、陕西省考古研究院3家文博单位为平台理事单位;批准吸收北京玻名堂玻璃有限公司、北京国文琰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有限公司等28家文博单位和企业为平台会员。至此,协同平台共有理事会单位24家、会员单位137家。据了解,协同平台还将建设专家委员会。


  本次会议由陕西省文物保护研究院、陕西省考古研究院、秦始皇帝陵博物院、陕西历史博物馆、西安元智系统技术有限责任公司共同承办。

微博
微信
微信视频号
抖音
小红书

单位地址:江西省南昌市红谷滩区会展路199号红谷大厦A座11楼

联系电话:0791-83838278

海昏侯国遗址公园旅游咨询电话:0791-83081000